燕京理工学院:连续17年谱写支农支教青春篇章
发布时间:2025-08-01 14:47
点击量:
本网讯(人文教育学院 王妍)“老师,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事不留名。”在四川省平武县响岩小学的课堂上,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向来自燕京理工学院的实践团成员分享着自己帮助他人的经历,“以雷锋叔叔为学习榜样,奉献爱心。”
2021年5月燕京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朱代春与四川平武县副县长王绍慧签订“红燕平康”乡村振兴战略合作
近日,第十七届燕京理工学院“情系平武 大爱无疆”四川平武支农支教实践团师生圆满完成社会实践活动返回学校属地。十七年来,燕京理工学院与实践团服务地、服务学校代表及历届实践团成员一道,擘画校地融合、思政教育、乡村振兴的一体化发展新蓝图。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向四川灾区捐款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平武县一间临时教室里,一位小朋友仰起沾满尘土的小脸,“老师,你们从哪里来呀?”拉开了这场执着坚守的序幕。灾情发生后,燕理师生迅速行动,累计捐款捐物220余万元,10名师生党员组成首批支教团,在余震不断、道路损毁的艰难条件下,历经40小时长途跋涉,送达物资与希望。
2025年7月11日至24日,燕京理工学院“情系平武,大爱无疆”四川平武支农支教实践团前往平武响岩小学开展支农支教实践活动
那张写着“你们明年还会来吗?”的留言纸条,让燕理师生连续十七年坚守承诺。从最初的临时支教,到“暑期集中支教+学期远程辅导+特色项目跟进”的长效机制,再到与平武县签订 “红燕平康”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为当地基础教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化发展等事业注入了强劲有力的燕理力量。
非遗传承人谢成飞为实践团成员及小朋友们带来剪纸非遗课堂
在十七年的创新发展中,支教课程从最初的学习辅导,逐步蝶变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综合育人体系。220余门特色支教课程的开设,以德育铸魂,以智育启智,以体育强身,以美育润心,以劳育立身。羌族小朋友跟着汉族老师学说普通话,乡音与标准音和谐共鸣;齐跳羌族舞蹈,文化在传承中交融,民族情感在互动中升温。绿茵场上,不同民族的孩子冲向共同的跑道终点,课堂成为了民族团结的温暖熔炉。“非遗文化传承”系列课程更是将“文化自信”融入支教课堂。羌绣的一针一线、漆器的一笔一画、扎染的一抹一染、剪纸的一裁一刻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实践团成员开展推普班会为小朋友们讲解普通话
“直播间的观众朋友们,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中华寿桃’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的蜜桃。”累计200余场助农直播,近百万元销售额,300余户农户的增收,这些数字背后,是燕理师生走出课堂,钻进养蜂基地,深入蜜桃种植林,走进直播镜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平武的小朋友们总是举着自家蜜桃,骄傲地喊出“我家的蜜桃可甜了!”,清亮的声音里不止是骄傲自豪,更是每个平凡个体的梦想正在被点亮,乡村振兴的种子正在乡土间生根发芽。
实践团深入平武中蜂养殖基地调研
大山深处总有令人动容的故事,“我的班上有一个孩子住在非常险峻的山中,他的父亲残疾卧病在床,姐姐在一次地震中不幸去世,全家靠着妈妈在维持生计,他小小的年纪,不仅每天要走几十里危险的山路往返上学,还要操持全家人的饭菜。即使生活面临如此困难,但他仍是最开朗的,常常露出最纯真的笑容。支教结束回到学校,我也常和教过的孩子们电话联系,他们总说我想你了,我也想他们。”往届实践团成员吴希冉说。
实践团走访慰问困难家庭
燕理与平武的情谊双向奔赴,响岩小学师生多次走出大山,登上开往首都北京的列车来到燕京理工学院感恩回访。师生在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小朋友们穿着雨衣,带着红领巾敬礼;在鸟巢、水立方前了解奥运故事,发扬运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一件件藏品,一次次互动体验,心中种下了红色的种子,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生机。第十七届实践团成员李秋雨翻开她的支教日记, “我好怕自己这个不会说四川话的陌生老师,难以融入他们的世界。课间,小朋友怯生生递来笔记本,歪歪扭扭的字迹里,我的名字后面跟着‘专属老师’四个字,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那一刻,像是有暖光突然照进心里,积压已久的拘谨和忐忑全散了。”
“‘情系平武 大爱无疆’四川平武支农支教实践团是学校一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的学生骨干团队,他们有着完善的选拔机制和培养体系,理想信念坚定,扎实扎牢基层,为服务地的教育和乡村振兴事业展现了青春作为、彰显了青春风采、贡献了青春力量。”燕京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张振华指出,学校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持续营造“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浓厚氛围,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续写燕理与平武的崭新篇章。
燕京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张振华为实践团寄语
“‘情系平武 大爱无疆’四川平武支农支教实践团为服务当地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燕京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张振华表示,学校将继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营造“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