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召开人工智能专业人培论证及课程教学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7-01 10:04
点击量:
本网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万露)6月20日,在新E代数智未来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召开人工智能专业人培论证及课程教学研讨会。会议围绕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以及人工智能通识课开设展开研讨,力求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技术发展精准适配。副校长吴汶燕、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中心主任兼农业大数据实验室主任李辉、华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黄晓红、华北科技学院计算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田立勤、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学君、河北东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范玥,以及燕京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副校长吴汶燕指出,在当今人工智能重塑产业格局、驱动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的创新路径,意义深远。人工智能技术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副校长吴汶燕致辞
人工智能专业课群负责人李瑞东老师从专业简介、培养目标等方面介绍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以及实验室线上课程平台、Python 软硬件等设置。与会专家建议,应明确培养方向,构建课程知识图谱,开设校企合作课程;同时,要确保实验室硬件满足教学需求,利用机器人等设备开设实践创新课,提升学生实操能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赵暄老师对人工智能通识课的建设进行介绍,与会专家提出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内容的选取要切合学校的课程目标、线上网络教学平台的选用符合紧跟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以及积极融入思政元素加强思政教育等,都将使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学顺利开展。
各位专家围绕汇报内容展开深入研讨,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提出专业建议。
合影留念
此次研讨会为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未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将持续深化对专业培养方案及通识课程的论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优化育人体系。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将为人工智能产业培育更多复合型人才,推动学科深度融合,为行业创新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