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人才 创建北院新风——记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团校开学典礼暨团校培训第一课
发布时间:2011-11-02 15:33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团中央人才发展战略,有效拓展共青团组织的育人职能,服务我校青年成长成才,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月28日下午3点由学工处校团委主办的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团校开学典礼在报告厅隆重举行。出席本次开学典礼的有校党委书记吴保德教授、副校长王小健、学工处处长范凡、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和团总支书记以及学工处全体教师,学工处李飞老师主持本次典礼。

王小健副校长宣读团校成立文件
开学典礼在全体学生嘹亮的歌声中拉开了帷幕,王小健副校长首先宣读了我校团校成立的文件并授予学员们北方学院团校的校旗。接下来,来自经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杨昆同学作为团校学员代表作了发言:对能成为北方学院团校中的一员倍感荣幸,并努力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一名合格优秀的团学干部。而后所有学员进行宣誓,洪亮的声音响彻全场,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是一种激昂的力量,是一种光荣的驱使,更是一种无形的责任。团校的每一位学员都以此刻为重新的开始,开始他们一段崭新的记忆。

校党委书记吴保德教授讲授第一堂课
典礼过后,校党委书记吴保德教授以“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和命运”为题向团校学员讲授了第一堂课。他首先肯定了大学期间团学干部的经历对个人的锻炼和未来发展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而后吴书记又通过以下几点对在场同学作了深入分析:第一是对知识分子理解,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和文化科学知识相结合的,他通过生动的事例向同学们诠释了知识分子的含义。第二是历史的传承。从古至今,择优弃劣,一个事物的发展,必是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第三要拥有良好的道德传统和高素质的思想品德。古代有曾国藩为民请命的为官之道,近代有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民族气节,现代有袁隆平70高龄仍在田地里钻研水稻的奉献精神,这正是知识分子良好品德的体现。第四要深刻理解创新的价值。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发展的瓶颈正是创新,没有思想的改良,没有独特的想法,就没有日新月异的发展的国家。最后,吴书记对团校学员提出要求,要求大家把国家兴亡,民族复兴看做己任,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同时关心和爱护广大的人民群众,把我校特色的“千人志愿者进社区”,“雷锋连支教”,“国旗护卫队”、“慰问希望小学”、“捐书助人”等系列活动开展成为一个品牌,影响更多学生投身其中。吴书记的讲话深入人心,字字精要,把社会现实与大学生紧密结合,将网络事件和社会公德深入分析,给在场的团校成员上了一堂宝贵的人生教育课。

全体与会师生齐唱团歌
此次典礼的落幕标志着团校的正式开始,以后每个周五下午我校都会邀请优秀的教师和历任优秀团学干部代表授课。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会在团校这神圣的殿堂里接受思想的洗礼与升华,用自己的力量书写北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