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访有感:教务处杨乾尧处长谈“新三中心论”的大胆尝试
发布时间:2011-12-01 15:13
点击量:

采访杨乾尧处长
通过与杨乾尧处长的交谈,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
一个学校要想具有较好的社会影响力离不开先进的办学理念,尤其是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家长学生的认可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学校在投资建校过程中,要以特色教学作为其投资目标,而投入过程分为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此次出访欧亚学院我们体会到,它的特色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硬件和软件。在硬件特色建设中又主要分为两点:首先是整体的校园环境和校园建设方面,非常典型的就是图书馆,由清华大学设计的非常先进的、服务设施齐全的图书馆;其次就是其他设施设备的投入,在教师公寓、餐厅等多处设施的极具人性化特点,为老师、学生的工作以及学习环境创造了非常良好条件。在软件特色方面则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一个是对老师进行培训,积极鼓励老师走出校园,同其他
教育不仅是靠时间的积累,同时也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在教学建设方面如果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展开工作,那么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就要给予鼓励政策。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模式在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旧三中心基础上逐渐创新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通过新三中后面两方面对第一方面的强调,从而重点突出学生这个中心,通过对新三中心和老三中心的比较,可以看出他们的主角发生了改变,老三中心的主角是老师,新三中心所提倡的是让学生当主角。事实上,我们学校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文法学院试行的“项目式教学”,经管学院倡导的“案例式教学”就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而对于不同学科的特点,也要有所侧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而言,更多的还是遵循旧三中心,虽然对新三中心也有所尝试,但还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而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机制高校,由于其机制新,制度灵活,建校时间相对较短,所以这一新理论在独立学院推行具备很强的可行性。为了让我校的教师也亲身感受到这种先进教学理念,我校在12月1日特别邀请来自美国杜肯大学的Kush与Barone先生来我校交流。
从“老三中心”到“新三中心”,教育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民主平等思想的显现,也使课堂教学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三中心的推行将对教师、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通过这次出访,我们有很深的感触。学生的学业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中心工作,“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