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评估规范为准绳 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专访文法学院院长多俊岗
发布时间:2011-12-09 10:06
点击量:
编者按:承载着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实用型人才重任的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即将迎来教学评估,在此次教学评估工作中文法学院认真准备,多俊岗院长作为一名管理者,勇于创新,他在学院内积极探索并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步形成了“以学为本,倡导项目教学”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同时,多院长从2007年开始就亲自制定编写《文法学院质量工作标准手册》,使教育教学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成功经验得到校领导高度称赞并在全校推广。以教学评估为契机,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多院长一直躬身践行着一名教育者对国家和社会的诺言。

多俊岗院长
记者:多院长,您好!非常感谢在百忙之中接受校办品牌建设工作组记者的专访。我们知道学校一直将教学评估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各个方面都做了完善的准备工作。那么,您能向我们谈一谈文法学院为了迎接此次教学评估工作做了哪些前期准备工作吗?
多院长:教学评估是我校进行品牌立校、质量立校的必经阶段。教学评估是由教育部组织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进行测评、验收的重要工作,一般分合格、专业、水平评估三个方面,我校此次的教学评估,主要从合格、专业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其实文法学院早在07年开始就一直按着教学评估的标准管理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的做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思想认识方面,高标准、高起点,严格要求学院师生。教学评估不仅是对教师工作质量、学术水平、科研成果的检验,而且也关系到学生的学位证发放的切身利益,因此,全院上上下下从思想上对教学评估是极为重视的。其次,规章制度方面,文法学院从一开始就制定了《文法学院质量工作标准手册》。从教学教育管理、教师工作规范、课堂要求、考试测评标准、阅卷标准、作业考核、毕业论文模板及引征体例要求、会议纪要规范、电子信息化管理、课外教学活动审批、实训中心建立要求、教研室主任工作规范、学生安全教育规范等50多项进行了系统化、具体化规定,并以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在迎接教学评估关键时期,文法学院在前期的自查自纠,依据文法学院自身现状,在肯定文法优势的同时,寻找与评估标准的差距,及时加以调整,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再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文法学院召开教学评估动员大会,全方位、多渠道向全院师生宣传教学评估的意义,使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共同促进教学评估工作的圆满完成;第二,整理资料,将资料归类存档,保证在教学评估工作的高效性、便捷性。第三,在就业实习帮扶中,保证文法学院的每个专业都有实训基地,比如说法学专业除了模拟法庭和社区法律服务活动之外,还有5——6个实训基地,像北京汉威律师事务所、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等。此外,法学专业正在筹划建立以我校法学专业为主体的燕郊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法律服务中心。
在学校的教学评估工作攻坚阶段,文法学院特别召开了全体教职工最后攻坚大会,进一步提升教学评估的紧迫感,并准备各专业的自评报告表。目前对评估用的各专业申报表已经进行了第十次修订,以确保文法学院的教学评估工作达到评估标准,顺利通过本次教学评估。
记者:此次教学评估工作,将对我校各个学院的专业设置进行一定的考察,请多院长介绍一下文法学院下设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多院长:文法学院的专业设置分为传统专业和朝阳专业,由于学科性质的原因,文法学院以传统专业居多。在传统专业遇到了就业等普遍性问题的情况下,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索出“以学为本,项目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文法学院本着“专业评定以质量为本、教学主体以学为本、教学效果以问题解决为本”的“三本”原则,对传统专业的专业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以增强竞争力。如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分为三大课程模块:英语基础技能课程模块、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块、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其中,英语基础技能模块加大了对听说译等实践技能的训练;国际贸易类课程强调实务操作;实践教学课程集中放在大四,体现了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针对社会对法学专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和独立学院发展实际,法学的专业定位是:培养“面向基层单位、面向事务法学工作、面向民商方向”三个层次性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的定向转变为“面向旅游企业、面向酒店、面向会展服务”三个方位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对于朝阳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说,学院重点突出发展,并将公共事业管理过渡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结合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和独立学院发展实际,形成了培养“面向文员管理、面向行政管理、面向人力管理”的由低到高的三层次定位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的专业方向。
学院以项目教学为突破口对人力资源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组织重心不再是课堂的教授活动,二是考查教师的设计教学的活动并组织实施、检查、督导的程度与水平。课堂的教学将是由活动设计的系列化来体现,如《人才招聘与素质测评》课程的教学,以真实的学校现有“人员岗位”教学设计为例,分解为“岗位分析、岗位任职资格、岗位绩效考评标准、岗位薪酬管理”等系列活动,环环相扣。正是基于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角色认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项目学习方式。无论是课堂过程,还是课下活动,学习效果的评定标准凸显了“实际问题解决”的标准原则。经过3年的探索,本专业走过了“理论结合实际”到“案例教学”的过程,发展到如今的“项目教学”新阶段,形成了以《人员素质招聘与素质测评》、《组织战略规划》、《管理学》为代表的实践操作的新教学方法与模式,教学成效显著。这种“项目教学”正在人力资源管理、英语、旅游、法学四个专业全面推广与使用。
文法学院始终坚持以继承、创新、服务为基石,以市场需求、个人现实基础与未来发展潜能为育人方向,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用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记者:以教学评估为契机,文法学院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多院长您作为一名管理者,是怎样看待教学评估后产生的效应对文法学院乃至整个学校的影响?
多院长:教学评估是对我校办学质量的全方位评估,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对学校规范化管理,明确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在建校初期依托北京化工大学的办学经验,融合北方投资集团的企业文化来进行建设和管理,经过六年的不断摸索,我校已形成了一整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在此次教学评估工作结束,无论从办学思路,教学质量,还是管理模式方面将会使北方学院有质的飞跃,引导独立院校健康发展。我校将会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开篇之年,以崭新姿态屹立在全国独立院校之林,打造品牌独立院校。文法学院在遵循学校总体工作的前提下,将凭借教学评估的东风,结合自身管理经验,依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扎实“两根”——“教育为根,管理为根”,不断探索和深化改革,形成文法学院在我校的独特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