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教育计划纲要,加强国情教育,激发青年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月30号下午团校基础班全体学员齐聚报告厅,听取了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瑞璞同志为全国高校学生所做的形势教育讲座,与全国213所高校283个分会场的同学一起分享了王教授精彩的报告。
本次团校培训讲座全程采用视频授课。王瑞璞教授以“中国体制改革——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从历史角度,全球视野,阐述了中国崛起和中国基本改革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的基本政策。

团校学员观看王瑞璞教授的视频讲座
王瑞璞教授首先谈到当今世界的两大潮流: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王教授接着分析了英国、法国、葡萄牙和德国、日本、美国走上强国之路的两种不同方式。前者是商品经济自由贸易,后者则更多是通过国家干预。王教授还分析了前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富强的成功经验和后来导致国家分裂的失败教训。王教授结合当代国际大局势全方位剖析了中国崛起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指出我国要借鉴别国的经验,吸取其教训,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之路,强国之路。
王教授回顾了我国鸦片战争以来的革命历史,指出由于封建专制和自然经济致使的国力落后,内忧外患近百年,由此也激起了无数仁人志士寻找国家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最终领导人民实现了人民解放,国家独立,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国家富强的基础,经过改革开放,更使得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王教授得出结论说,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之路已成为历史必然。
关于中国基本改革理论的形成,王瑞璞教授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来的,五十年代全力搞经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党的一贯思想方针。
王瑞璞教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与实践,成功与存在的问题,并引用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改革具有必然性,本质性,方向性和风险性的特点。王教授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中国的改革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最后王教授寄语中国青年学生要担负起振兴祖国的重任,只有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实情,实景和实事,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少走些弯路。中国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学生要身体力行,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校此次与众多高校一起参与到学习和领会中国当代国情中来,是对中国高校国情教育工作的积极响应,同时也是我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和三年内涵建设启动的生动体现。
王瑞璞教授简介:中央党校原教育长,博士生导师,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发展中国论坛执行主席,著名经济学家,主要作品:《中国农村十年1978—198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农村经济学》、《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论纲》、《保险中介组织研究》、《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中国改革报告》(上下册)、《股票期权实证研究》、《中国发展报告》,发表论文及内部调研报告各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