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材建设为生长点 全面推进内涵建设
发布时间:2012-12-21 15:48
点击量:
为了持续推动基础部的教材建设,逐步提高拓展性教材的编写水平,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基础部在近期召开了关于“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英美报刊选读》(陈仲利主编)再版教材的编者会。新版教材由基础部主任陈仲利教授担任主编,我校大学英语教研室的20余位教师承担了此项编写任务。编者会在综合楼328召开,所有的参编人员按时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基础部主任陈仲利教授主持。
编者会集中讨论了《新编英美报刊选读》(陈仲利主编)再版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思路,具体分配了参编人员的编写任务,明确了各项编写任务的时间进度。陈主任指出,《新编英英美报刊选读》(第二版)在200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行后,在高校中反响强烈。本书综合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点,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既体现了新闻报刊的实效性,又满足了实用性英语教学的客观需要。然而,由于新闻英语本身的特点,该教材所选新闻素材日显过时,更新工作日益紧迫,陈主任与人民大学出版社多次沟通后,最终决定由我校的教师负责该教材10个单元的40余篇新闻的更新和编写工作。

之后,陈主任深入分析了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理念,划分了编写小组,逐个分配了教师的编写任务。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陈主任对参编人员提出了几点要求:
第一,参与教材编写的教师一定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编写任务。第二,各教材编写小组必须定期召开小组讨论,精心选材,以新教材编写为契机,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第三,要牢牢遵循教材的权威性原则,合理控制难度系数,同时兼顾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其不仅要满足大学本科生“英美报刊选读”课所需,亦可作为通过英语四级后,报考六级或研究生的同学的复习参考用书。第四,要认真制作好每一单元的课件,做好补充性材料的编辑工作,最大程度上丰富主题素材,扩大读者的视野,扩充信息量。
为了提高编写效率,陈主任在会上严格规定了教材编写的时间分配:1月之前,每一个编写小组必须初步完成各自负责单元的素材挑选工作,挑选好备选新闻素材2篇;1月15号前挑选出2篇以上13年发表的原版新闻素材;寒假期间,各参编人员严格按照提供的各单元模板,认真负责地完成所分配的编写工作;3月1号之前,按时上交电子版初稿,
教材建设是体现大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也是持续推动教学改革,实现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吴保德书记在三年内涵建设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探索高水平、有特色、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方法,而教材建设正是教改方法和成果的重要总结和结晶。基础部主任陈仲利教授在谈到基础部教学方法改革时提出:“要将教材建设作为总结基础部教改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要不断提升基础部教材编写的层次和水平,不断凝炼基础部特色化的教学方法和成果,使教材建设更加倾向于对教学方法改进和教材内容更新的研究和探索。基础部的各教学单位要勤于思考,齐心协力,加强教材建设,努力推动基础部内涵建设的全面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