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立项已两届 科研之花结硕果
发布时间:2013-04-27 14:22
点击量:
我校自2010年设立科研启动基金以来,先后有百余名干部教师直接参加的35个项目获得了学校共计28万元基金的支持。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除了因主持人工作调动3项终止外,已有23项顺利结题,9项在研。在这些项目中,涌现出了一批与学校实际相联系,节省办学经费、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秀成果:
一、科研成果落地生花,降低了办学成本
邵兰杰、段雪丽两位老师则分别针对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在《迎新工作服务管理系统》和《高校协同OA办公自动化系统》项目研究过程中,建立了迎新工作网站软件,研制了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其成果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学校的相关部门,丰富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二、教研成果用于教学实践,促进了教学改革
两批35个项目中共有教改项目14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题,一是加大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改革力度,为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不低于总学时25%的需求提供条件;二是立足课堂教学实际,进行教材建设;三是构建课程情景化教学的模式以及建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课程网站等等。
徐胜云、刘婧、郑小丽等老师,基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际,先后编写完成了《模拟电子技术》、《电路理论》、《微积分》、《装饰设计》、《财务报表分析与应用》、《统计学原理与实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等7本教材、5本讲义和若干个实验指导书。更值得肯定的是,这些自编教材、讲义、实验指导书等均已在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张玉英、鲁小
三、研究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取得满意成果
几项实证性研究课题同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图书馆刘鹤霞课题组在《独立学院图书馆资源建设与评估》项目进行中,为学校提供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政策》、《图书馆文献资源评价体系》报告;基础部
王路刚、张春生、牛玉玲等5位老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鼓励、精心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赛事,在数学、英语、艺术、汽车、体育舞蹈领域,共获得了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市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艺术学院学生在老师课题的带动下,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奖项119项,省级奖项21项,市级奖项53项。
参与课题研究的广大教师不仅积极推进成果应用还积极撰写论文,先后公开发表各类课题论文64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