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部:“解放思想大讨论”聚焦教育教学改革新思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25 16:23

点击量:

    为了全面汇总基础部“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加强基础部一线教师间交流,丰富讨论内涵,催生潜在的创新点,基础部于近期在综合楼402会议室召开了本学期的第八次办公扩大会议暨基础部“解放思想大讨论”推进会。基础部主任助理赵思孝老师,基础部秘书,基础部所属的五个教研室主任及助理以及语音室和场馆管理中心的相关人员共计20余人参加了此次办公扩大会议。会议由基础部主任陈仲利教授主持。

上稿.jpg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陈主任首先明确提出本次“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核心议题为各单位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的新建议、新思路。会议的进行方式则是针对此议题展开头脑风暴式的讨论。

在办公会上,陈主任认真听取了基础部的相关单位在前一阶段大讨论中所取得的新成效,特别是赵思孝老师和由锋老师对“大讨论”工作的详细汇报。之后,陈主任就核心议题与在座教师进行了广泛交流。在会议进入尾声时,陈主任对与会教师的发言做了简要总结,并就各单位下一阶段的讨论活动明确了几点要求:

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 展开新一轮的教学方法改革

在谈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时,陈主任强调: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在动因,是发挥好学生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学生兴趣点能否长久持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在需求和认可程度。因此,基础部新一轮的教学方法创新要更加关注学生兴趣点的培养和保护,要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备”出学生的兴趣点,要更加强调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和专业相关性,强化学生对所教授知识的需求度和认可度。另外,就学习知识本身而言,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理念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主张在教育教学领域内的影响与日俱增,基础部各教研室要以此为契机,加大研究权重,在可控范围内探索性地研究在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驱动理念下的“任务型”教学、“协作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有效实现方法和途径,总结经验,完善教学,最终扩大受益面,推动我校基础课程的特色化和科学化发展。

强化师资培训  优化课程结构   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新思路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些宝贵建议,陈主任做了详细记录,并充分肯定了一线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所进行的深入思考。针对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新挑战,陈主任明确了几点要求:第一,要重视学生课堂管理,提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新式教学理念实践越来越多的要求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功能和学生的主体或中心角色。在新式的教学理念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课堂教学的“活跃”而不“混乱”,“充实”而非 “赘述”,千方百计地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对于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进一步合理分配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加大教师的教学研讨和科研权重,提升教师自身的教研水平,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第三,紧盯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优化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结构,要进一步研究课程内容改革,确保基础课程的通识教育部分与市场需求部分无缝衔接,顺利接轨。在基础部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基础部的相关基础课程要根据自身的课程特点,积极探索自身教学改革的创新点。针对外语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置、专业学术英语的后续课程、内容依托式教学等问题的研究与论证要大胆实践,加大教学方法的实践环节,要敢想、敢干,勤于实践,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再逐步修正与完善,任何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否都离不开教学实践的佐证,空喊口号、缺乏实干,怕担风险怕负责任的不负责任之风对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危害更大。

   在学校拉开了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的序幕之后,基础部及时下发了相关文件,并要求所属单位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在各个教学和管理层面分阶段地展开了针对核心议题的大讨论。正如陈主任在此次办公会上所言:基础部的各个单位要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深入讨论,积极建言,创新思路,整改落实,努力推动基础部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化发展!基础部的各个单位要携手并肩,创新思路,锐意改革,为我校“三大目标”的胜利实现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16 15: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