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敢问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3-10-30 16:07
点击量:

陈仲利会长在研讨会会场作总结报告
本届研讨会吸引了中国教育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廊坊电视台以及外研社、复旦出版社等多家新闻出版媒体的广泛关注,这对研讨会以及我校的品牌建设和宣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作为多年来独立学院及转设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与探索的一项重要成果----《外语教学与研究论文集》在本次研讨会期间顺利出版发行,这也是多年来独立学院及转设高校外语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全面总结。该论文集的审定和编辑工作是在陈仲利院长的带领下,由我校外语教师审定和编辑完成的,其中我校教师共5篇论文入选论文集。
本届研讨会研讨阶段主要包括主旨发言、公开课观摩、分组讨论以及高峰论坛等四大模块。在主旨发言部分,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会长、清
全国独立学院及转设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在研讨阶段,与会代表分为四个会场进行了热烈研讨,代表们主要针对下列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讨论:
第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在当前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大众英语人才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英语专业的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因此,英语专业应更多地致力于特色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展开“错位”竞争,做到“人无我有”,坚决避免盲目跟风、千校一面的形式主义误区。同时积极肯定了通过依托各自学校的优势学科或着力培养“英日”“英法”等复合语种人才等方式来探索英语专业新发展的新思路。此外,现阶段,各个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通过与具有英语专业硕士授予点资格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积极地加强硕士点建设。
第二,教材建设问题。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由于历史原因,当前独立学院及转设高校所选用的主干教材大多初版于独立学院出现以前,大多数主干教材没有充分考虑到独立学院及转设高校的学生特点。因此,打造一整套体现自身学生特点、符合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经典教材已经成为教材建设过程的重要一环。
第三,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专职教师配备普遍紧张,专职教师的工作量繁重,科研环节总体薄弱,在职培训道路特别是出国培训渠道不通畅、职称晋升不规范等方面。
第四,英语专业建设问题。商务英语专业作为英语专业内的一个新兴方向,由于培养经验不足,所以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师资队伍的配备问题和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化问题。陈仲利院长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强调:商务英语课程建设要注重标准化与特色化的协调发展。作为一门新型的专业,商务英语教师师资队伍的组建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吸收具有外语与商科双重教育背景或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商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部分传统外语教师及时转型,加强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的学习;组建英语教师团队(负责英语课程学习)和商务专业教师团队(负责商科学习),实施中英文联合教学。
第五,课程设置与分级教学问题。在课程设置方面,代表们普遍关注特殊用途英语的课程设置以及大学外语分级教学的具体落实情况,并表达了迫切希望加强院校间的交流和学习的愿望。
在紧张而热烈的研讨会期间,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教师代表通过真诚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增进了了解,加强了信任,开阔了视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如陈仲利会长在闭幕总结时所言:相信各与会代表一定会带着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满载而归,将外语教学的创新和实践持续地开展下去,将外语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教学前沿传播到故乡的大地,生根,发芽,孕育出新的果实,等待来年新的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