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校两支团队成功晋级2013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复赛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1-21 10:38

点击量:

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学技术馆等举办的2013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已进入复赛准备阶段,此次大赛以“节能、环保、健康”为主题,共设3个命题,分别为数据传输、风能利用及安全保护。组委会于2013924启动,将于201312月下旬举办总决赛及颁奖典礼且将于20143月在全国五个主要科技馆巡展。

为了引导和激励我校学生积极参与科普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我校共组织18支团队参加这一规格和层次较高的大赛。经过初赛的筛选,我校两支团队在全国60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复赛。他们均是来自机电工程学院13级的新生,分别是赵定伟、陈盛魁、范国辉及张磊的“风生水涌”团队和魏苗义、唐智鹏及冷红忠的“To be No.1”团队。

A20131121007.jpg

“To Be NO.1”团队

这两支团队都是参加风能利用科普实验项目。“风生水涌”团队用矿泉水瓶制作了一个简易的风力发电模型,但是由于大多数队员都是第一回参加这样的活动,缺少经验,所以完成作品的过程遇到很多困难。资金问题、材料不足、技术经验匮乏以及队友意见产生分歧等等,困扰着每一个参赛队员。机电工程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郑伊宁副院长得知他们的困难后,积极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逐一解决困难。缺乏的材料从网上订购,焊接等技术向实训中心的老师请求帮助,模型不完善,郑伊宁书记和宫唤春亲临指导。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的作品终于通过把风能转变为机械能,再转变为电能,有效地利用了日常生活中的能源。他们所选的材料以环保型为主,普遍实用,能更好地面向社会。他们的作品主要由风轮、传动与变速机构、发电机、塔架、迎风及限速机构组成。这样一个貌似简单的装备却蕴含着大智慧。它不仅体现着许多物理知识,而且也寄托着队员的梦想与希冀,以及人类未来生活的主流方向。

经过初赛的选拔,队员们心中都有一些感慨,他们表示:这次比赛,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每一个参赛团队都要抓住机遇,敢于创新,敢于思考,齐心协力,坚持不懈。虽然初赛通过了,但还有许多工作,需要继续完善,他们将更加努力,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

“To be No.1”团队队长魏苗义向记者介绍到:“截止到交作品的前一天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材料也没准备齐全。有想过放弃,但最后挺了过来,有时候觉得过不去的时候,坚持一下,总可以有曙光初现,有机会就会成功。”队员陈盛魁更是自信地说:“给我一片风叶,我能把地球转动起来。很期待比赛,抓住机会展示自己,更希望能为校争光。”

此次2013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不仅向我校学生传播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还让参赛队员们在比赛中获得成长,充分的了解到信心与坚持的重要性。是信心,让他们长风破浪;是坚持,让他们欣赏到雨后绚丽的彩虹。他们有信心、有勇气用双手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绘制自己靓丽的天空。

 

责任编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16 15: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