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作思政课改经验典型发言
发布时间:2013-11-22 15:39
点击量:
2013年第5、6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于10月29日至11月18日在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开班。我校思政教师黄春梅前去参加了第5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研修班学习,并作思政课改经验典型发言。参加此次研修班的学员分别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200所普通高校和军队院校共计194名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我校是研修班里唯一一所民办高校,是河北省思政体卫处推荐的的全省四个名额中一所民办院校。
此次研修班的内容包括专题讲座和外出考察,专题讲座涉及经济、政治、科研、教材修订、理论动态,社会建设,党史,外交,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主讲人分别是来自社科院、人大、北大、外交部和各研究所的专家,授课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讲解精辟前沿,起点高,视野观,理论深。对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理论水平,思想认识,科研水平,对加强教材把握,前沿动态了解均有很大帮助。外出考察围绕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展开,为思想政治教师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教学资料和鲜活的实例,同时更加深刻领会中国精神内涵和主旨。
在研修班的小组研讨中,

学生课题参与式课堂教学是在学校理事长吴保德主持下进行的思政教学改革项目中取得的成果之一。思政教研室在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为抓手的学院教学基本思路的指导下,在认真领会贯彻文法院一直倡导的“三主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引导下,认真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增强思政教学的实效性路径。走出校门学习周边兄弟院校先进教学经验,结合我校教学现状,以教学实践为依托,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学生参与课堂为理念,全面提升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为目的,思政教研室通过教学内容分层,学生以课题为途径参与课堂,形成两个教学主体的研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分为理论讲解和学生课题参与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由教师精讲,理论知识的运用通过教师设计的课题让学生参与完成,通过学生课题参与能够充分发表学生的意见和看法,进而教师根据学生的课题演绎再充分的引导和论证,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一体化教学。学生参与课题是教师在结合教材,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而设计的,学生分组按兴趣选取课题,通过竞争的方式选取最优秀的作品参与到课堂中成为教学的一个知识运用环节,突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理解和诠释。强调学生学习的效果,突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同时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学生参与课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学生参与课题的过程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理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学生课题参与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从而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教学体系向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转化。
思政学生课题参与式课堂教学改革是在我校转设成功后,坚定应用型、实践型人才方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一种尝试和进步,追求卓越,创造品评,以质量取胜是思政教学的不懈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