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信息院特色竞赛文化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06 10:50

点击量:

    “蓝桥杯”第五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河北赛区比赛于近期成功举办,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参赛学生代表组队参加河北省分赛区比赛,在各组类别的比赛中,我校选手再次取得优异成绩:共44人获得河北省一、二、三等和优秀奖,其中一等奖8人、二等奖 9人、三等奖21人、优秀奖6人,同时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和“优胜学校奖”荣誉称号。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8名一等奖获奖同学将代表河北赛区将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总决赛。本次我校的比赛质量和获奖数量均创下了历年参赛的最好成绩。为了使同学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本次竞赛,我们采访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主管第五届“蓝桥杯”比赛的负责人马睿老师和负责学科竞赛相关事宜的刘继超老师,他们为我们总结和介绍了此次“蓝桥杯”竞赛的相关工作情况。

参赛队员合影.jpg

参赛队员合影

拓宽竞赛覆盖面  以学科竞赛促进教改

据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子已代表我校连续参加了 “蓝桥杯”第三届、第四届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并且共获得4项国家级奖项、21项省级奖项,这些比赛类别都来自于软件类。今年,为了能拓宽学科竞赛的覆盖面,全力营造学院的文化氛围,在“蓝桥杯”第五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前,该院决定新增加电子类的比赛类别,这一举措不仅更加丰富了学子参赛的类型,使更多专业的学生都能参加比赛,而且还大力营造了学院的文化氛围,使“蓝桥杯”竞赛不单单是一种比赛,更是一种学院特色文化,使全院学生都能受益于学科竞赛。

要发展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特色专业,要使我们专业有立足之地,除了搞好课堂教学和办好实验室建设,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学科竞赛”也必须要发展起来。每一门学科竞赛都是一个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认知自己的专业,同时也将提高专职教师的业务水平,最终达到以学科竞赛促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从而落实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马睿老师_副本.jpg

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马睿

周密安排精心准备   全力保障竞赛工作

该院代表队近两年接连在比赛中创造佳绩,也是引起了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今年举办的“蓝桥杯”第五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的准备过程中,在该院院长莫德举和副院长、党总支王道恒的亲自部署下,在第五届“蓝桥杯”竞赛负责老师马睿以及负责学科竞赛相关事宜的刘继超等老师的联合指导下,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从201312月份开始,先后进行了校内的预选拔竞赛、培训会、动员会等,这些都为该院在“蓝桥杯”第五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上取得的佳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中,去年1124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首届软件设计大赛成功举办,这不仅达到了预选拔“蓝桥杯”参赛同学的目的,更是产生了丰富学院学术文化、激发同学软件设计开发热情的积极影响。去年1225日,该院成功举办“蓝桥杯”第五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动员大会,院长莫德举教授、全体指导老师以及47名参赛学生均参加了此次会议,这也是极大地鼓舞了参赛同学的信心。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该院信息实验中心以及创新实验中心联合各教研室为参赛学生相继举办了一系列的培训会,为学生参赛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刘继超老师_副本.jpg

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刘继超

目前,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形成了引导广大学子立足行业、结合实际、实战演练、以赛促学、促进就业的良好局面,也充分展现了我校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适应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更加深入落实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的人才目标,促进学院更好更快的发展

责任编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16 15: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