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加归来谈成长 海外课堂树品牌
发布时间:2014-06-04 10:37
点击量:
6月3日16:00,我校在综合办公楼525会议室召开了赴加海外课堂学习实践团“希望队”的总结交流会议。理事长吴保德,校长盛维勇,副校长刘元园,各学院院长、副院长,相关部处老师和全体辅导员,以及“希望队”带队老师王晓晖与43名队员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春雷主持。
会议伊始,张春雷副院长介绍了赴加海外课堂学习的开展情况。他通报了我校赴加海外课堂学习的组织、开展情况,我校赴加学生均能在学习过程中顾全大局,克服困难,关心他人,互相帮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希望队”的6名学生代表在会上分享了成长经历、学习经验。常愉认为赴加学习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成长”,在学习交流和实践中,开拓了眼界,丰富了经历,对未来有了新的憧憬和规划。马诗成分享了海外学习中自由的课堂,开放的环境,以及问卷式的学习方式给他带来的不同感悟。从孙绍雄的别样人文风格,到齐占峰和王勍勍的团队力量,合作意识,再到刘晓迪的酒文化调研等,也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此次海外课堂学习经历。
“希望队”带队老师王晓晖将切身体会总结成五个方面在会上进行了分享,即微笑是世界通用的语言,能冲破一切交流的障碍;团队精神是一个团队的灵魂;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学会观察思考是海外课堂学习的重要经历;参加海外课堂教学,是逐步改变学生学习思路,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立足国际化视野,重新定位人生是海外课堂学习的重要目标。
盛维勇校长作为“希望队”的队长,深入浅出的总结此次海外课堂学习的三个特点,三个收获。三个特点:一是此次海外课堂的学习与之前的“团队混搭”相比,全部是燕京理工学院的师生,且队伍庞大;二是海外课堂学习内容较之前更丰富,本次增加了两个讲座及一个作业,尤其与至少10名外国人交流的“作业”让同学们获益匪浅;三是参加了两个毕业典礼,分别是第三批和“希望队”自己的毕业典礼,并在典礼上展示了我校学生的风采。三个收获:一是体验了不一样的课堂,皇家大学三门不一样的课程,让同学们感到很震撼,很生动;二是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文化差异,如国际化的大学文化、无破坏纯自然的生态环境、由土著人和华人做出很大贡献的历史文化;三是锻炼了同学们的素质,主要包括增强了团队精神,提高了沟通交流能力,树立了创业精神。最后,盛校长指出此次海外课堂学习是一次难忘的、有意义的、学习的文化之旅,并希望海外课堂越开越好,积极引导更多学生参加进来。
会上,刘元园副校长总结了我校赴加海外课堂学习组织领导情况,并对各环节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她首先指出今年五个批次的团队都能在队员们相互帮助和努力下圆满完成学习和实践任务,让同学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升了素养,陶冶了情操,收获了感情。同时,她还指出海外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位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从认真准备汇总成员的签证材料到每批成员出发前的细节准备,从安排带队领导及老师,到与海外课堂基地联系,以及行前培训、素质拓展和校内新闻的发布等,各项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才保证了我校赴加团队的凯旋。
最后,吴保德理事长总结讲话。理事长跟辅导员和同学们分享了我校海外课堂组织开展的细节。从校领导层面的担忧,到深入学生开展调研;从学生角度设计海外课堂学习方案,到跟踪落实学习内容,查验学习效果,理事长均时刻关注着,并事无巨细的参与到各项工作中。经过三个月的组织落实,理事长肯定了我校海外课堂学习的成果,并指出我校学生赴加主要是学习和实践外国的课堂及文化。最后,理事长为下一批即将赴加海外学习实践的同学们送去祝福,希望他们不辱使命,更加完美的完成各项学习和实践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