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交流的价值是让学生受益
发布时间:2015-12-10 16:34
点击量:
12月7日,校长盛维勇到校际交流办公室亲切看望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师生,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校际交流情况和意见,总结校际交流经验。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校际交流负责老师吉春元、辅导员向桢和学生代表谢稣钰、邹琪参加座谈会。

座谈交流现场
吉春元、向桢汇报了校际交流工作的开展情况。这项工作得到了北方国际大学联盟和两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各项活动开展顺利。首先,两校课程教学对接良好,这里的教师授课方式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其次,探索进行了两校班级对接。已开展13次主题活动,涵盖了主题班会、联谊活动、素质拓展、学习经验交流、学生干部交流等内容。第三,成立校际交流团学组织,实现与校团委、院团总支对接。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加入了校艺术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摄影协会等学生组织或社团,积极参加千人进社区、主持人大赛等学校品牌活动;第四,交流学生主动融入。学校开辟专用教室,学生积极改变原有学习生活方式,主动走进图书馆、自习室学习,逐渐养成了新的学习习惯。总之,校际交流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文化体验、课程学习、课外实践、专题讲座等学习形式,充分感受到了不同的学习形式,体验到了不同的校园文化,取得了很大收获。
校际交流的学生代表分享了来燕京理工学院的学习生活情况。会计学专业学生邹琪认为在燕理和城科是“不一样的感觉”,她认为这里的课堂互动很好,任课老师讲解清楚,尤其喜欢英语老师的教学风格,和中级财务会计课老师的案例课堂。她还认为这里的宿舍很温暖,与南方的感觉不一样。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谢稣钰分享了与CAD课程老师教学相长的过程,认为来到燕京理工学院,自己的学习生活更有规律,对学校大力推行的禁烟工作很支持并深有感触。同学们认为,老师与学生更趋于朋友化,不仅在课堂上解疑答惑,在生活中更是对“来自千里之外的学生”照顾有加。
盛校长在听取师生们汇报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带队老师的工作。他说,优秀青年教师的成长就是“经验+反思”的过程,校际交流工作是两校的创新工作项目,但还处于摸索经验的阶段,老师们要及时总结经验,积累素材,不断凝练在学生工作、活动组织、学生收获等校际交流工作方面的特色和亮点。他认为,校际交流的价值是让学生受益。学生有收获感,老师就有成就感,不同的学校文化、地域文化、学生社团文化下的校际交流,对学生来说能够开阔视野,学到不同的知识,体验到不同的文化,对两校学生和老师都有促进。同时,盛校长十分关心学生的期末考试和安全工作,他叮嘱老师要抓好同学们的期末复习考试,同时对学生安全和纪律工作不能松懈,让学生学习取得好成绩,在燕京理工学院取得更多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