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对话”解析大学生就业创业 助力大学生多样化选择未来
发布时间:2016-03-21 13:28
点击量:
又到一年就业季,为帮助我校毕业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创业形势,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我校毕业生的多样化选择未来,3月18日,由就业指导与校企合作中心主办的2016年就业质量服务月系列活动之《对话》栏目在我校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关村软件园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副主任赵全立、智创商学院创始人曹志国、中国第一正能量演说家上官敬丰以及我校毕业生深造、就业、创业的优秀校友代表苗杰、王心安、张印林应邀来到现场与我校500余名应届毕业生交流经验、对话未来。我校各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院长、就业指导与校企合作中心全体成员出席了此次活动。
《对话》栏目现场
节目伊始,主持人通过各大新闻图片,和各位嘉宾一起分析了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据悉,2016年,全国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为765万,比2015年又上涨了16万,就业的压力依然严峻,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应政策扶持,我校也采取了相应措施,通过不断开拓就业市场、逐步加深校企合作、加强精准化就业服务、持续推进社会导师制的开展等方式使学生在就业方面少走弯路,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对于面对如此严峻就业形势,对于在校生应如何提升自己这个问题,受邀嘉宾均表示,在现代社会,职业道德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比学历更加重要,拥有自信和长远的眼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要保持谦虚上进的心态。王心安以自己为例,指出在校期间专业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强调在校期间要多学习,多关注社会、了解社会需求,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己,同时在选择就业行业时优先考虑就业平台和发展前景。每个人在职场上都要经历一个成长过程,要相信自己,当我们勇于踏出第一步后,道路就会变得越来越平坦!
在就业难的现状之下,很多学生投身创业的大军之中。尤其在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更是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我们学校也是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体,特别重视创新创业工作,也于近期建立了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对于学生对未来的选择或创业或继续深造,嘉宾们提出了看法,一致认为创业是个复杂的大工程,过程异常艰苦,是一条不归路。赵全立主任建议对于未来想创业的学生认真剖析自己、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提早对自己的创业目标有个清晰的定位,在校期间打好创业基础,不断试错,尝试各种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在不断模拟实战中锤炼自己的创业技能;我校自主创业的校友张印林讲述了自己创业的艰难经历,分享了自己创业的经验和教训,并以“先干再说,遇到嘛事,解决嘛事”的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与在场的毕业生共勉 ;曹志国老师更是为我校学生的创业热情所感染,直接放出豪言,如果我校学生有好的创业项目,他直接进行投资扶持。如果选择了继续深造,同样要对未来遇到的各种困难有心理预期,磨练心性,能够扎进书本的海洋,把学习当成快乐,才能在继续求学路上有所成就。但无论是哪种选择,都要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对自己充满信心。我校首位博士后校友苗杰提到“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既然我们选择了远方,就没有理由只是停在原地,心存幻想。
人生,总是要面临各种选择,对于毕业生们来说,无论未来选择了什么,如果想有所成就,自身应具备哪些技能呢?上官敬丰老师提到成功只是个节点,重要的是过程,品德和能力就是通往成功梯子的两根竖杆,缺一不可且短一不可。要具有感恩、诚信、实干、付出的品德,要具有销售、领导力、公众演说、大格局、人生规划方面的能力,兼具优良品德和突出能力可以缩短成功的路径。上官老师讲了很多哲理性话语,如“感恩之心离财富最近”、“永远要做大概率事件”等都可为我们当做座右铭。
各位嘉宾在就就业、创业、深造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后,接受了现场学生的提问。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创业没有启动资金、创业怎么准备、如何销售自己、课余时间如何安排等等。各位嘉宾针对不同问题一一提出建议,并都表达了一个共同思想:找准定位,怀揣梦想,大胆去做,天道酬勤,越努力就会越幸运。
企业家受聘我校社会导师
互动环节结束后,就业指导与校企合作中心主任霍德才上台讲述了各位嘉宾在百忙之中推掉自身工作来参加《对话》非常的不易,希望在场的同学们珍惜这样的机会,认真领悟嘉宾的观点和建议,不断提升自己。最后,三位企业家嘉宾被聘为我校社会导师,霍主任为他们颁发了聘书。

合影留念
2016年《对话》栏目圆满落下帷幕。各位嘉宾的真诚而深刻对话叩击到了毕业生的心弦,在现场也掀起了一阵阵高潮,他们的经历经验的分享深深地影响到了每位在场毕业生,使各位毕业生能重新审视自己,定位自己,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就业方向,使他们在未来的就业、创业以及考研深造方面都能从容应对,梦想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