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成立 举办中英大学生文化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17-08-06 12:29
点击量:
8月6日,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启动仪式暨中英大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秀水街中国文化体验中心隆重举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校长王万良,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刘树森,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国涛,知名电影美术师 、《山楂树之恋》《大唐玄奘》美术指导武明,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韩俊巍,北京秀水街集团行政经理向帆,魅力中国文化旅游国际体验中心创始人北京金鼠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CEO张进强应邀出席了活动。燕京理工学院校长杨庚宇,副校长刘元园,以及各学院、处室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由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张炜主持。

领导嘉宾为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揭牌
校长杨庚宇、副校长刘元园邀请胡智锋教授、王万良教授共同为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揭牌,大北京、国际化、创新型的传媒学院正式成立。来自英国摄政大学、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英国华威大学和英国理启蒙大学的26名国际学生与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的同学们,也在现场一起为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的启动送上祝福。

校长杨庚宇致开幕词
燕京理工学院校长杨庚宇教授首先致开幕词。杨校长首先对出席活动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参加中英大学生文化交流活动的大学生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就传媒学院的成立表达了祝贺和希望。他回顾总结了学校跨越式的发展历程、取得的重要成绩和形成的办学特色,认为传媒学院的成立是学校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科学谋划,凝练特色,突出做好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的一项战略举措,学校将继续坚持走内涵发展的办学之路,抓住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契机,积极主动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通过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有竞争力的学科优势,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领域内专家教授胡智锋、刘树森、武明受聘为学校特聘教授
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的成立离不开行业专家教授的大力支持,活动现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刘树森、知名电影美术师武明正式受聘为“燕京理工学院特聘教授”,校长杨庚宇教授为其颁发了聘书。


与会领导、嘉宾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校长王万良、中影集团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刘树森、知名影视美术师武明先后致贺词,表达了对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未来发展的期望和祝福。大家表示,未来的传媒是科技的传媒,创意的传媒,愿意为传媒学院的发展壮大提供更多更大支持,希望传媒学院顺应媒体发展的历史规律,培养出与众不同的传媒人才。

传媒学院院长张炜介绍传媒学院的筹备及发展
在揭牌仪式后,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张炜向大家介绍了学院的筹备和发展概况。他表示,国际导演工作室的成立以及和秀水街集团的合作,标志着传媒学院有着更为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和更高的发展起点,这将全方位的为学校摄影、主持、设计等专业的同学们提供展示的平台,也期待未来传媒学院还会有更多精彩的故事呈现给大家。他相信未来的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将会成为在大北京地区的国际化、创新型、科技感的传媒学院。
即将入学的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新生代表白忠洋表达了在国际化氛围浓厚的校园里学习生活的期待,他认为燕京理工学院有着国际化的发展平台,传媒学院也与国际接轨,可以实现海外学习的梦想,让视野更宽阔,是一所可以圆梦的大学,定将成为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中英大学生在文化交流活动现场
“大家好,我的英文名字叫Robert,中文名字叫高峰。”英国大学生Robert Finch用流利的汉语向大家分享了他参加中英文化交流活动的感受,他说,通过学习、参观、游览,与中国伙伴交流,大家提升了自己的汉语水平,更加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喜欢上中国,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来中国学习交流。在北京秀水街中国文化体验中心,中英大学生文化交流活动持续一天时间,26名国际学生与中国大学生一起进行文化交流,开展深度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提升学生的国际交往和学习能力。中国大学生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通过带领留学生们参加创意沙龙活动、时尚走秀体验等,深度感受了中国最具世界影响力国际旅游购物市场的魅力,领略中国文化的韵味。


中英大学生在中国学习、参观、游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