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堂课】有梦为马 不负韶华
发布时间:2017-09-18 13:45
点击量:
为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加深新生对专业的认知,拓展专业视野。9月15日上午,化材学院诚邀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袁其朋,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张润铎,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美国血液病及肿瘤内科专家陆佩华,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田明分别为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护理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制药工程专业的新生们开讲大学第一堂课。该院院长李健秀,副院长王鲁燕、刘虹,院长助理郑凡出席了讲座。
讲座现场
在化材学院的名师课堂上,各位名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为新生讲解所学专业的专业特色、行业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等,并对新生们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提早做好学业生涯规划。
张润铎教授将化学工程与当前的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列举国内传统化工工业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对比传统能源和新型能源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讲解国际化工前研工作,向新生们指明了国内化工优先发展的方向。结合自己初入大学的经历,张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大一新生的几点建议,希望新一届的大学新生能尽快收起初入学校的新鲜感与兴奋劲,脚踏实地的去学习知识,真诚对待舍友、同班同学或是身边的每一个人,提前计划自己的奋斗目标,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保持读书的好习惯。
陆佩华教授从专业理论知识的角度出发,将医学技术专业定位作为切入口,联系国家政策,向同学们介绍将来的就业前景,把中美医疗技术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比较,提出“精准检验,精准医疗”的观点。陆教授将自己在美国求学、生活、工作的所见所感分享给2017级新生,加深他们对中美医疗技术的见解,得出各有所长的结论。
田明教授为同学们做了“浅谈大学生活”的讲座,当今社会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的时代,田教授告诫新生们要珍惜自己所处的伟大时代,并与新生探讨交流了自强自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性,为什么要爱国,为什么而读书四个话题。田教授从学习性质、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绩效、教授特点这几个观点讲述了大学学习和中学学习的区别,帮助同学们适应未来的大学生活。
袁其朋教授则从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药学两个方面为新生们逐一展开介绍,通过幻灯片的方式展示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学术研究历程为例,细化我国的研究项目,向新生们讲解所学专业人才的成就以及他们未来就业的发展动向。
同学们认真听取讲座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表示专家教授的讲解加深了自己的专业认知程度,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立志要以认真、诚挚的态度继续努力学习,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成长为满足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此次“名师第一堂课”历时九十分钟,开拓了新生的专业视野,强化了学习目的,在提升新生专业认知的深度与广度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学们热情洋溢,大受鼓舞,学习热情高涨,相信同学们会再接再厉,不断完善自身,为母校再添辉煌。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