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堂课】大学第一课 启航燕理行
发布时间:2017-09-18 15:17
点击量:
为提升学生专业认知的深度与广度,拓展专业视野,强化学习目的,使同学们能够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9月15日,文法学院分别在M101、M102、M103、M104室开展法学专业、英语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名师第一堂课”。文法学院院长陈仲利,各教研室主任以及2017级全体新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聆听名师授课 步入法律殿堂
在法学专业的课堂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龚赛红博士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为同学们开展了第一堂课。龚博士从法律专业的学科特点和自身求学经验出发,总结出具有法学特色的四个学习关键点――听课、读书、写字、说话。四个通俗易懂却独具学习意义的关键词为新生提供了更为专业的学习方法,也为法律初学者指明了方向。针对新生的提问,龚博士还分享了现阶段京津冀地区法律行业的就业前景和前沿发展动态。她表示,在法治国家的构建过程中,法学专业人才的水平是重要推动力之一,因此大家大学四年的目标就是:将自己打造成具有扎实法学理论框架、精通基本法律制度、熟悉基本法律程序、掌握必要法律职业技能的实践型人才,早日实现法治社会的“公平、公正、秩序、效率”。

龚赛红博士
名师引路促成长 争做英语一流人才
在英语专业的课堂上,文法学院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江晓丽教授为新生开启大学学习第一天。江教授以“英语教育学与应用语言学”为主题,围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为同学们开展详细的授课。在课堂上,教授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及怎样学好英语等新生们关注的问题,并为同学们由浅及深地分析了英汉互译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让同学们感受到英语带来的无限魅力。最后江教授与学生们进行了互动,她告诉同学们成功的秘诀就是——勤奋是根,毅力是本。一位英语专业的新生感慨道:“江教授的讲课使我们认识到,大学并不是梦想的终点,而是梦想的起跑线。我们要珍惜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重新认识自我,做好大学规划,拥有一份充实而精彩的英语人生”。

江晓丽教授
面临新机遇 谋求新发展
在社会体育课堂上,李相如教授作为文法学院的特邀名师,为2017级社体专业新生授课。李教授以“社会体育与社会体育专业的时代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社会体育专业的概况、就业发展走向以及职业前景与特点,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会体育专业。李教授谈到,同学们要紧抓机遇,学好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在提问环节,李相如教授就体育专业的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等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讲解,并指出,体育是一片热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同学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和“工匠”精神,冲破传统的枷锁,为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发挥自身的价值。

李相如教授
把握时代潮流 争当商务人才
在商务英语的课堂上,文法学院特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系主任史兴松教授对商务英语专业新生进行了启蒙一课。史教授用全英文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进行了简要梳理,指出国际商务人士需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知识与技能、交际知识与技能、综合思辨能力等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突出了人才培养的三大能力和五大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史教授将其分为“语言课程”、“商务课程”、“IBC课程”以及“人文课程”四大方面。她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核心部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大家在重视语言课程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提升自身商务技能。史教授希望商务英语专业的同学能把握时代潮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一名出色的商务人才。

史兴松教授
“名师一堂课”,为文法学子开启了崭新的大学生活。作为大学的第一堂课,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专业认知与学习积极性,也让大家见识到了名师的风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尽快融入大学校园,脚踏实地,立足未来,为文法学院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