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堂课】名师进课堂 师生齐分享
发布时间:2017-09-18 15:18
点击量: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于9月15日开展“名师一堂课”教学活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耿子林,副院长李丽芬、党总支书记朱雷,各级辅导员、学科专业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信息学院邀请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闯,中烟商务物流公司王金亮教授,中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兆翔,中科院电子所任务总师、博士生导师赵凤军为2017级新生传道授业解惑。
勤于读书 静心思考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闯为2017级计科专业的同学们讲授了计算机科学的现状与最新发展趋势。林教授从计算机的源起开始,生动形象地讲述了计算机在现代社会广泛应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林教授就计算机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对社会经济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见解。此外,林教授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如何培养科学的治学方法,树立认真严谨的治学精神,激励同学们要珍惜美好的大学时光,静下心来多读书,多思考,为今后在计算机领域大展宏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林闯教授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中烟商务物流公司王金亮教授以他多年的经历为切入点,详细低介绍了这些年信息时代的发展历程。他谈到自己经历了建立基础、努力学习、锻炼自己、提高眼界的四个十年。伴随着他四个十年的讲述,学生们了解了信息化发展所经历的大型机、PC与互联网、移动互联与云计算三个时代,随后王教授介绍了现今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几大前沿技术,在他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入了解了IT行业的发展概貌、最新的实用技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他提到了信息时代的三大储备:数学、外语以及计算机语言,为同学们点明了大学的努力方向。

王金亮教授
全方位掌控 多角度发展
中科院电子所任务总师、博士生导师赵凤军为通信、信工、物联网三个专业新生开启了“名师一堂课”。 作为空军某型无人机载型号合成孔径雷达研制的负责人,赵教授近年来发表多篇论文,同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国防发明专利、欧洲发明专利近30余项。在本次名师一堂课,他为同学们讲解了合成孔径雷达的原理及发展现状。赵教授由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讲起,将涉及此三个专业的专业知识做了详细讲解,赵教授鼓励大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加强专业技能。

赵凤军教授
人工智能展前沿 自控时代大方向
在自动化专业的一堂课中,中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兆翔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为新生讲解了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现状、专业前景和培养目标。他将自己研究的专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新生,加强新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在讲解人工智能技术时,张教授播放了人工智能的动态视频,并与台下的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张兆翔教授
“名师一堂课”活动,为新生们提供了一个与知名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名师的指点不仅给同学们学习上的指引,也为他们四年的大学生活指明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