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校又一项发明专利获许可使用 持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7-10-13 10:05
点击量:
10月11日,我校与祥农(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综合楼528会议室举行“用革胡子鲶下脚料提取卵磷脂的工艺”发明专利许可使用合同签约仪式。祥农(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柳平,销售总经理严杰,研发总监李昆鹏;我校发展规划处处长王秀平,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李健秀,副院长王鲁燕、刘虹,院长助理、党总支书记郑凡,专利发明人刘雪凌老师,教研室主任和课程群负责人出席了签约仪式。仪式由化材学院副院长王鲁燕主持。
祥农(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专注于天然产物提取与调味产品研发和生产,目前公司生产天然动植物提取物与复合调味料产品等4大系列、50多个品种。已经与海底捞、呷哺呷哺、莱克、新辣道等多家食品及餐饮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会上,我校与祥农(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了发明专利许可使用合同。校企双方发明专利许可使用合同的成功签署,意味着我校在发明专利技术的成果转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实现生产力和高新技术的融合,高校的发明专利成果最终从纸上走出校园,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已成为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趋势。
签约现场
化材学院院长李健秀向祥农(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李院长指出,高校作为发明专利成果的转让方,集聚先进的科研资源和优秀的科技人才,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高校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近三年共申请并授权6项中国专利,其中2项为发明型专利,4项为实用新型专利。
化材学院院长李健秀发表讲话
祥农(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平认为,企业对发明专利成果转化的能力直接决定了高校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规模和速度,因此企业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组建了“祥农(北京)天然调味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助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她期待校企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基石,在技术转让、样品检测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合作,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进行有效的转化。我校发展规划处处长王秀平谈到,希望学校通过更多的企业合作和产教融合,有效转化教师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学校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祥农(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平讲话
本次签约许可使用的发明专利是刘雪凌老师的《用革胡子鲶下脚料提取卵磷脂的工艺》(ZL201510293359.7),属于天然产物提取领域,具有废物综合利用、绿色环保和产品高附加值高等特点。专利发明人刘雪凌老师结合申报专利的过程和与祥农(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经历,告诉大家专利许可使用是高校和企业双赢的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科技开发水平,又可实现发明专利的产业化,为企业创造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