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影像技术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变革和专业建设论坛在燕京理工学院举办
发布时间:2021-12-26 10:02
点击量:
本网讯(传媒学院 张立言 周月 陈可唯 陈忠仁)12月25日,燕京理工学院联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微电影专业委员会、北京电影家协会、北方投资集团国际传媒教育研究院、韩国清州大学举办“新技术 新方向 新内涵”未来影像技术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变革和专业建设论坛。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天津工业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专业、学者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进行。
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刘元园参加论坛并致辞。她介绍,论坛强化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为吸收新技术赋予的新能量,助推了学校产教融合工作,为传媒类专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论坛现场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分公司总经理许建海先生就电影创作与新技术发展作了主题分享。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教授线上作了“未来影像技术对传媒产业和教育行业的影响”的主题报告。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国涛教授从传媒影视产业动力论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未来技术对传媒产业的影响。韩国清州大学电影戏剧学院鱼一善教授围绕“现代社会高新技术对电影教育产生的变革”进行了分享。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张歌东教授作了“面对高维影像时代的视频创作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主题报告。中影集团著名制片人、摄影师马宁先生作了“影像技术变革给电影制作带来的变化”主题报告。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向往导演就“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利用平台优势打造优秀的短视频作品”进行了主题分享。著名策展人海杰围绕“当代艺术与策展的前沿及危机”进行了交流。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传媒艺术系主任张荣恺教授就智能传播技术视阈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进行了分享。

颁发聘书
论坛上,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刘元园为与会专家颁发了聘书,邀请他们继续支持学校发展,为培养传媒人才进行多方指导。
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传媒学院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一是要紧扣时代脉搏,尊重艺术创作规律,教育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前提下,学会讲好故事,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二是要加强新影像技术的探索,注重新影像技术的应用与实践,为未来传媒行业发展培育人才;三是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新影像技术的发展,对传媒人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因此培育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未来行业需要。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分公司总经理、论坛主席许建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的影像技术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呈现形式。探索未来影像技术,开展新技术的教学与实践,对有传媒类专业的高校具有重要意义。
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张炜介绍,面对未来影像技术给传媒产业带来的冲击,传媒学院将积极创新,抢抓机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相关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不断努力,培养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应用型传媒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