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创新形式,打造特色“云端课堂”
发布时间:2022-04-01 10:08
点击量:
本网讯(记者 赵树金 刘佳怡)近日,全国疫情呈现多点散发趋势,为保障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和返校开学有关决策部署,我校于2月28日正式开启线上教学工作。各二级学院教师为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本院专业特色,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打造了一场场吸引学生聆听的“云端课堂”。
立德树人,坚持“课程思政”引领
“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开展综合改革的重点方向,同时也是新时代教育领域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
为助力线上教学,思政教研部召开多次线上教学经验分享交流会,制定实施《思政教研部线上教学检查督查方案》,实现了线上教学方法的互助共享,保障思政课线上授课质量。在第四周线上教学活动中,25位老师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进行教学督查,共督查了89人次的线上教学。各位督查老师围绕教学组织、教学管理以及出勤率、任务完成率等方面进行督查,保证了线上教学的有序开展。
建筑学院学生作品
《模型制作基础1》是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教师魏源朔老师在思政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结合当下疫情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要求学生以“疫情下的生活”为主题制作点立体构成模型,希望通过模型制作课程的训练,让学生们既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又可以增强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2021级建筑学专业学生在魏老师的带领下,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以共享屏幕的方式讲解设计作品,不少同学表示自己的模型设计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感恩之情以及对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收获很大。
建筑学院课堂直播展示
互动答疑,云端课堂“有温度”
自2月28日开展线上教学以来,各学院教师根据所教授的课程的特点,积极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教师们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种互动教学形式,着力塑造“有温度”的课堂。
文法学院商务英语屈国雄老师在课堂上采用“课堂小主播”的模式,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在线教学中。商务英语2101班学习委员谈起该课程的感受时说到:“通过10-15分钟的直播播报,我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团队中的每个人要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点,分工协作,互相帮助,找到合适的角色定位,才能促成整个任务的完成。”
国际商学院史晓娟老师说:“我在线上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讲解知识,这种图文搭配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和系统总结,通过层级方式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更富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史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生动有趣,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会计学院刘宏伟老师采用线上实训和手工实训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巩固学生手工记账专业基础,另一方面与时俱进,提升学生对新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让“云端”课堂成为“有温度”、“有对话”的教学载体。
工学院于翠老师
工学院于翠老师通过设置一些具有随机性选人或抢答环节,学生被选中之后,回答正确即可获得更多积分,而且也可以检查学生是否在电脑前学习,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自己被选中的。通过对课堂、作业中的疑问利用QQ群或是学习通的网站消息进行提问和解答,开展差异化辅导,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实操结合,提升课堂活跃度
“虽然一节课只有25至30分钟,但是从统计来看,有些学生的观看时长和反刍学习都远远超过了实际课程时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实操课程在线上教学模式下的听课效率大大提升。”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科教研室孙丽云主任介绍说。同时,该院上机课程线上教学中运用网络云服务器等技术支持,实现环境搭建,教师把理论和操作一起融合在录课中,通过学习通资料库的形式,以课程为单位,实时更新,学生可以直接边上课边操作,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也可以反复观看课堂视频。
体育学院姜文老师《健美操》课程
体育学院篮球课程孙晟玮老师通过对应用场景的使用,提前完成录制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示范视频,裁剪转为GIF动图作为立体模型,并绘制进攻配合的平面示意图作为平面模型,结合文字概念,汇入授课PPT中,最后进行课程讲解录制,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李文佳老师在《花样跳绳》课程中进行了多种创新。首先,教学流程发生变化——将“先教后学”变成“先学后教”;其次,学习方法的创新——有指导的自主学习;三是课程建设模式的创新,针对单一动作的教学时既要加入实践运用中的完整动作视频,也要进行分解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技术动作,完成课程学习。姜雯老师在《健美操》课程中鼓励学生课后健身打卡,并为每一位同学的打卡做出点评和建议,学生参与度高,形成了良好的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生命与健康学院张爱萍老师
生命与健康学院张爱萍老师在线上授课过程中,将原本晦涩难懂、略显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便于理解的手绘图,配合精准的讲解和手写板书,让同学们虽坐在家中,也如同线下上课一般。张爱萍老师表示要确保线上教学质量,应从三个方面落实。首先,坚持成果导向,以视觉听觉保障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同时,树立闭环思维:提升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教学;更为关键的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教学和育人有机结合,以此提高质量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上网课让我感到最大的快乐就是可以直接在老师发的资料里找到PPT,方便又快捷地回顾当天的课程内容。线上教学提高了我的自由度,也提供了更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我在家完成课业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变多了,不用再为了去食堂、回宿舍奔波,节约了大把的时间用来思考和查找资料。”2021级文法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任佳鑫这样说。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学习的方式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我校教师不断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挖掘“云端课堂”的教学新方式,促进线上教学更加严谨、有序开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思政教研部、建筑学院、文法学院、国际商学院、会计学院、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生命与健康学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