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杨庚宇在2022级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2-09-25 14:53
点击量:

校长杨庚宇在2022级学生开学典礼上讲话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喜悦地心情隆重举行燕京理工学院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秋色如画的燕理校园,因你们的到来增添了新的活力,你们是校园里的新秀,也是新时代的娇子。在此,我谨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成为燕理的新主人!
告别中学时代,同学们对大学学习生活充满向往与憧憬,你们朝气蓬勃,各有精彩,选择在燕理绽放美好青春年华,学校会实现你们的期待与梦想。燕京理工学院是一所赓续发展、不断进步,充满活力与朝气的新兴大学,这里将是你们蓄力发展、淬炼成才的地方。学校始建于2005年,其前身是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转设更名为燕京理工学院。2015年,进入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行列。2016年入选河北省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通过了河北省转型发展验收,获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称号。2021年,国家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检查,专家组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招生就业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连续六年被河北省评为“年检优秀民办高校”,先后荣获“河北省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河北省园林式单位”、“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等荣誉称号;在权威媒体和机构的年度评选中,连续多年被评为“品牌实力民办大学”“全国最具影响力民办大学”“国际化办学典范高校”等。
学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敬业奉献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大力实施师资强校战略。建设了一支由专家教授领衔、博士、硕士为主力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校级教学名师10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市级、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近年来,获批各级各类科研教研课题70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500多篇,获批专利64项,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为国家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拥有完备的现代化教学、生活服务设施。办学十七载,燕理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去年,学校对教学、生活服务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改造。建有10个实验实训中心,187间实验室,74间智慧教室,引入超星“一平三端”智慧管理平台,引进智能设备建设智慧图书馆,改造和新建现代化的体育馆、运动场、学生公寓等。此外学校在京津冀地区35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
学校拥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和凝练大学文化精髓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努力提高校园文化育人实效。坚持开展诚信、感恩、文明礼仪、爱国主义等主题教育活动,升级改造党建广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们学兄学姐们编排的《水下除夕夜》戏剧表演,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第五届文艺展演一等奖;《走进新时代》等多部文艺表演作品登上《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学校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第二课堂活动等,每年约有500多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尤其是已经连续举办了11届的国际大学生时尚设计盛典,吸引了国内外多所高校学子参赛,参赛作品近5万件,为培养同学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校17年来,学校已为社会输送六万多余名优秀毕业生,你们的学兄学姐们已经成长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主力军。如信息学院2008级蒲嘉鹏,现就职于中科院中科曙光企业,拥有5项国家发明专利;商学院2011级关再泽,作为全国社会治安先进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艺术学院2013级刘江姗,在2015年、2019年光荣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近年毕业的高思远、刘炼、王金发、杨与真等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伦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在刚刚毕业的2021届学生中,有100多名同学进入国内外名校学习深造。他们用拼搏进取实现理想,用勤奋智慧创造未来,为社会奉献,为母校争光,为你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同学们,你们正身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下个月,新中国成立73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就要胜利召开。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你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你们是生力军。希望同学们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积极奉献,出彩人生,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同学们,在你们开启大学学习生活之际,作为你们的师长,我想对同学们再提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同学们励志明德,爱校报国。“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入大学者必树大志,德才兼备成长为国家建设栋梁之材是父母的期盼,也是学校的希望。德者才之帅也,希望同学们将明德修身放在第一位,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守公德、严私德,修身正己,吾日三省吾身,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校报国既是道德规范也是鸿鹄之志,作为新一代燕理人已经写入你们人生的历史长卷。“共担共享”的校风将成为我们共同的座右铭。从现在开始,“勤奋创新,璞玉成器”的校训是同学们求学期间的基本遵循,也是勉励大家走上社会坚持终身学习的航标,燕理和燕理的师长都将为培养你们成为“四会五有”高素质人才而竭尽所能!
二是希望同学们好学力行,孜孜不倦。学生以学为主,你们成长成才的根本途径是刻苦读书。要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书是滋养人们心灵的养料,博学广学可以让心中的信仰积淀成脚下的力量。在去年的开学典礼上,我向新同学推荐了《中国共产党简史》《吾国与吾民》《语言的突破》《居里夫人》和《毛泽东诗词选》这5部经典著作作为课外阅读书籍。今年,再将这些书推荐给你们,希望同学们用一年的时间细读、精读,深悟其中哲理。相信同学们读完之后思想境界会得到升华,学习兴趣、学习干劲会得到提升。
同学们,大学阶段学习强度难度较中学时期都有显著增强,决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就能拿到毕业证书。从现在起,你们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天时间,勤奋读书、刻苦学习,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要手脑并用,积极参加实验、实习、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成就不凡的人生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希望同学们陶冶身心,胸怀世界。紧张而艰苦的大学学习生活要靠健康的体魄来保障,希望同学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燕理体育无处不在。特别是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同学们要更加重视强身健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遵守学校疫情防控规定,确保健康安全,这样才会有我们的希望和梦想。
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放眼世界、胸怀天下。当代中国青年学子应该走出国门,看看世界。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实施“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与国外二十几所著名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微留学、3+1、3+2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本硕直通人才培养项目,为培养同学们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搭建了坚实平台。
同学们,不如意事常八九,行百里者半九十,通往成功的路上会充满挑战、充满荆棘,在求学的道路上也难免遇到挫折、遇到迷茫,但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不是奋进者的选择,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站在大学新的起点上,同学们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夜郎自大,要保持理性,综合判断,找好定位,坚定的用励志、明德、好学、力行指引前行的路,在燕理书写无愧于国家和社会、无愧于学校和父母、无愧于自己和未来的靓丽青春。
同学们,我们要相信燕理,相信自己,在这里,你会遇见更好自己。最后,祝同学们学业有成,健康成长!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