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论坛在燕京理工学院举办
发布时间:2023-04-15 14:19
点击量:
本网讯(文法学院 杜诗薇 申思蕊 杨敬文 魏金元 周晓慧 明峻帆)4月12日至13日,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论坛在燕京理工学院举办。
论坛由廊坊市科学技术协会、三河市教育和体育局、燕京理工学院主办,燕京理工学院文法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和北京中聚财文化有限公司承办,本着多方思汇、共探育人、时革时新、稳中求质的举办原则,邀请有关领域专家、学者和资深教师通过学术报告、研讨交流等,共同探索在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类专业改革发展之路,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路径。

“政校园”产学研基地揭牌仪式
论坛启动仪式上进行了“政校园”产学研基地揭牌。

燕京理工学院副校长吴敏致辞
燕京理工学院副校长吴敏在致辞中介绍,论坛在新文科背景下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和内容更新迭代,理论实践相结合,共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他认为,论坛的举办有益于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共赢,让学校更加聚焦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时代大背景下的新型发展之路。

三河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吴忠凯
三河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吴忠凯在论坛致辞中谈到,要充分发挥教育类人才培养优势,通过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打造一条实践导向、技术支撑、面向未来的课程研发和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尽快形成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河北模式。他期待我校通过开展论坛活动打造廊坊市重点学术活动,进一步推进教育规划工作,明确教育类专业应如何迎接新挑战和新需求,做到产学研教育基地质量效益双提高、办学服务双促进、定位角色双转变。
主题报告现场
论坛期间,首都师范大学刘慧教授以《走向卓越:小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为主题,围绕“卓越小学教师之意涵、儿童取向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面向未来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三方面进行主题报告。北京邮电大学徐晓慧教授在题为《技术赋能智慧课堂,科技托起未来教育》主题讲座中,从智慧教学的环境、平台、工具、模式、方法、资源六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解。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在主题报告《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管理》中,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两大主题展开讲解。她谈到,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把课堂作为学生自由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别培养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因材施教。
北京化工大学邵晓红教授作的《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报告,围绕“建设背景、探索与实践、建设思考”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北京师范大学乔志宏教授在题为《精准定位 精心培养 精品质量——从应用心理专硕培养谈应用型专业建设》的主题报告中从“定位、培养、成果、思考”四大方面讲到,在时代大背景下,面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心理学人才培养应符合国家和人民需要,精准定位。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以《新时代中国幼儿园课程的现实挑战与解决方案》为题谈到,新时代幼儿园的课程须直面现实挑战并思考解决方案,课程设置需保证方向质量、过程质量,走出“简单小学化”和“表面游戏化”,让课程设置符合儿童需要,引导需求方,服务需求方。

研讨交流会现场
论坛围绕燕京理工学院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讨交流。燕京理工学院文法学院院长陈仲利从专业建设、特色教学、教师队伍、教学设施等方面介绍了文法学院的发展概况与育人成绩;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戚晓思和小学教育教研室主任赵斯琦从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分享;文法学院副院长刘娜娜与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水米田教育集团、北京市朝阳区朝花幼儿园、燕郊高新区的学校与幼儿园的各位专家就深层次的合作进行了交流。

教学成果展示
论坛邀请有关学科专业专家、教师进行了教学成果展示。三河市行宫小学吴薇老师以“支架教学在教材与丛书中的应用课堂分享——三年级”为主题,从什么是“支架教学”、了解“1+X”阅读课程、课例分享三个方面来进行成果展示。三河市第七小学王芳芳老师进行了一场“解锁想象密码,创造神奇世界——想象岛内拓荒者,妙笔生花展才华”的精彩展示。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花园村幼儿园教师、燕京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史欣欣分享了以五大领域教学为基础课程、以健康活动为特色课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资源课程三方面内容。北京市朝阳区朝花幼儿园人力资源中心副主任周路璐分享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背景下的家园共育活动案例。燕京理工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徐鑫进行了英语精读课程思政教学展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董云纾分享了“课、证、赛”一体的课程建设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