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美好生活社区丨后勤服务组:软硬件同步提升为师生办实事
发布时间:2023-11-17 15:16
点击量:
2023年,后勤工作组以美好生活社区和品质后勤建设为主线,以提升服务品质为目标,深入推进“创建美好生活社区”工作,取得了既定的工作成效。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夯实制度基础
为提高管理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后勤团队经过反复研究和推敲,完善形成了全新的后勤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和考核体系,陆续出台和修改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全新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充分融合团队力量构建形成了以管理主体(学校)、服务主体(外包公司)、监管主体(监管方)“三位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实行服务线条化和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形成“管理-监督-评比-考核”的监管体制,全面提升了后勤保障服务水平,推动后勤服务迈向新的高度。出台了《后勤重大事项督办管理办法》《校园室外施工管理办法》《燕京理工学院自管教室卫生管理办法(试行)》《餐厅加盟商档口、商业餐饮类商铺食品安全管理方法》等规章制度,修改了《燕京理工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搭建形成了后勤服务管理新的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了管理,夯实了制度基础。
·着力推动硬件升级改造,提升生活设施条件

积极推动校园建筑、基础设施和环境景观的升级改造,实现硬件条件第一步大飞跃。推动并完成了全校道路白改黑和教师公寓、学生公寓、食堂等外立面粉刷,极大提升了楼宇的整体形象,提升了学生住宿和生活品质。深入推动楼宇“三室一厅一廊”建设,为提升学生公寓内生活品质,为学生宿舍楼增设洗衣房、梳妆室,增加暖气设备;保养和清新了所有公寓楼的空调内外机;更换了部分学生公寓、教学楼的大厅、走廊吊顶及地砖;
对全校水、电、暖、道路等基础设备设施进行有序更新改造。水泵房升级安装了全新智能变频控制系统,稳定供水压力完善系统监测各项数据。更换自来水二次供水管网PE主管道3千余米,减少跑冒滴漏。联合供电公司对学校箱变和高压室进行用电安全检测及设备升级改造。更换国际公寓供电主电缆,将隔离开关更换为安全系数更高的漏电保护开关。检测养护供暖设备,更换漏水、渗水的各类控制阀门,养护循环泵、补水泵,更换暖气片,保障供电、供水和供热三大系统的平稳运行。

完成第一、二、三餐厅的排烟改造,为餐厅员工创造环保的工作环境,为就餐师生打造清新的就餐空间。对商业街、店铺环境进行维护和美化,为方便师生日常洗衣及饮水、购物,增设校内洗衣机、直饮机、咖啡机、自动售卖机等。

“厕所革命”硬件升级全面完成,宿舍楼、教学楼、食堂的公共卫生间和盥洗间完成装修改造。校园景观由“绿化”到“美化”的全新升级。学校对包括扬帆广场、二餐厅南侧绿地、图书馆北侧绿地、学校宿舍区和M教学楼楼台在内的各个区域进行景观提升改造,通过塑造地形、修建休息广场设置园林设施和植物组团种植对现有绿地景观进行重塑,打造精品景观,增设休闲舒适区,极大的改善了校园景观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优美的学习、生活空间,使学生在课余之时身心得以全面放松,以更加饱满的态度投入学习之中。改善校园绿化环境,摆放休闲桌椅、垃圾桶和园林座椅等,增设园林小品景观棚、乌篷船、英式电话亭、吊床、木花箱、隔断木花箱、花箱座椅、仿真花等精品物件。
·着力提升后勤服务软实力,提升师生生活体验
后勤着力提升服务软实力,努力打造活力后勤、品质后勤、智慧后勤、文化后勤,全面创建“美好生活社区”。
建立服务对象投诉反馈和问题解决机制,在楼宇张贴“接诉即办”海报,公布投诉反馈平台和服务电话,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学生组织群等积极了解学生的困难。未诉先办,主动服务纾解学生困难,形成“即诉即办、未诉先办、办在诉前”的服务态势,全天候响应师生合理诉求。
深入推进楼宇“五进工程”,更新了绘画和油画作品,设立文化墙和标语,提升了楼宇文化氛围。联合艺术学院和校办,为全校设立全新的一级标识和二级标识,为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打下基础。

为方便学生,楼内增设了打气筒、工具箱、医疗箱、针线盒等设施,楼宇周边设置归化了自行车停车位,设置了足量的晾衣竿,优化提升了室外垃圾桶区域环境,增设健身器材和活动区域,所有公寓楼前后高的树木已全部改为低矮的灌木、草坪、花卉,提升了服务质量,美化了住宿环境。
打造校园多元化商圈,引进麦当劳、罗森等知名品牌入驻学校,不断丰富校园商业业态,满足师生多样化消费需求;为全体教职工办理免费直饮水卡,满足教师饮水需求;完善校内餐饮“高-中-低”差异性供餐,满足所有师生的用餐需求,真正实现乐享校园。已在四个餐厅开设平价餐窗口,注重营养与美味兼顾,质优与价廉并行,提供爱心餐、公益餐,丰富餐厅供餐层次。
深抓“整洁校园”成效,采取切实措施全面提升卫生清洁标准和景观维护标准,整个校园基本实现了校园不露黄土、不见污渍、不存在异味、不留死角。
组织开展“逐梦青春 超越自我”系列活动、“食在燕理乐享青春”厨艺大赛、“美食节嗨翻天”迎新活动、“庆双节林间美食汇”、“宿舍文化节”系列活动,丰富了学生文化生活,促进了“文化后勤”的建设。开展师生防范电信诈骗系列活动,邀请廊坊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和三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为12000名新生送上“开学礼”, 落实“全民反诈”全覆盖,促进了“安全后勤”的建设。

再造培训体系,为后勤管理服务品质提供专业和有效指导,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分批次、分岗位、分工种展开队伍培训和集体备课,总体瞄准“练为战,出实效”的基本目标,将培训细化到每一个工作流程、每一个重点工作场景。注重树立基层榜样,用榜样人物培训基层员工。
后勤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勤宿舍管理信息与信息系统”、“学生报修和维修物料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投入使用,提升了后勤智能管理和服务水平。优化“源本厨房管家食材采购平台”微信小程序,升级食堂原材料集中采购工作,实现高效迅速处理采购数据并实时统计,对食堂食品安全进行有效溯源,提高食堂集采的效率和阳光度。从源头上为优质的餐饮服务保驾护航。继续推广使用“小蛮驴”智能快递车并增大服务范围,配送效率大大提高。

全面规范校内秩序。实行人车分流,新建教师公寓西停车场、后勤小院停车场和正南门停车场,对进校车辆实行分时段、分类别、分区域管控。制定了自行车管控方案,要求校内自行车禁止在步道砖、人行道通行,校内各道路禁止滑板、旱冰鞋、平衡车等滑行工具通行。
后勤团队主动作为,在管理和运行机制上不断优化内容,持续提高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学校“创建美好生活社区”工作和“品质后勤”建设持续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