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美好生活社区丨团学活动组:探索服务青年新模式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19 14:38

点击量:

团学活动组牢牢抓住青年的需求和特点积极探索服务青年新模式,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团学活动。

·社区“日日有活动”


拓展“百花齐放”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团学活动组大力发展“周末嗨翻天”“走进非遗”“燕理之夜”“草坪音乐会”“海棠杯足球联赛”“海棠杯篮球联赛”等社团活动,不断拓宽服务学生的渠道。


开展“人人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团学活动组开展“我为同学做实事”、“寸草心”爱老敬老、“光盘行动”、“筑牢反诈校园”、“禁毒防艾”、河北省“无偿献血宣传月”暨“青春献礼·热血高校行”宣讲会志愿服务活动等,塑造人人参与、全员志愿的良好风尚。

·社区“周周有品牌”

加强“一院一品”品牌学生活动建设。团学活动组助力开展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感恩教育活动、体育学院“在燕理 体育无处不在”系列活动、艺术学院国际大学生时尚设计盛典、环境与健康学院“拒绝烟草,珍爱生命”活动、会计学院筑牢反诈校园、法学院“学宪法·讲宪法”等活动,提升各学院品牌活动的辐射效应。


打造社区红色主题教育品牌。结合“四会五有”的人才培养目标,邀请校领导开展校长第一课系列活动,为社区红色主题教育提供有力的指导。推出《守望》《支教我们一直在路上》《我的墓碑》三个原创艺术作品,用艺术演绎的方式让主题教育更加“鲜活”。其中,《守望》获得“爱我国防”2023年河北省大学生国防教育主题演讲比赛冠军。


深化“海棠”系列品牌活动内涵。联合三河市团委、三河市文明办、三河市教体局联合在国际海棠文化节上举办海棠诗会文艺演出,面向地方征集100余项文艺节目进行联合展演。同时与三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三河市农业农村局协同组织了乡村振兴市集,邀请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让非遗传承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展示技艺,让全校师生感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推出燕理“美育”教育品牌活动。邀请北美艺术家走进美育课堂,组织开展“琴润一生”非遗进校园古琴音乐会、迎新生文艺晚会、十佳歌手大赛等文化艺术活动,为建设美好生活社区提供了坚实地文化基础。

·社区“月月有主题”


继续开展“月月有主题”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爱国力行,情暖西藏”活动用180余次绿色回收募集万元,为西藏阿里地区学子购集生活用品;与三河市委宣传部、三河市精神文明办共同开展“青春十里 志愿有你”学雷锋志愿活动,活动新闻在河北教育网发布。开展“青马学员说”、“燕理青年大讲堂”、“燕赵青年说”大学生励志演讲大赛等思想引领活动,打造“燕理青年说”网络思政作品集。召开优秀毕业生论坛、毕业晚会、毕业季网红打卡景观以及万人规模的毕业典礼。组织14支团队奔赴祖国各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新生第一课系列活动以及评比“国家奖学金”等先进榜样。

继续深化实施“青听燕理”学生权益维护工程。在“校长有约”“院长有约”的基础上,开展“处长理政日”线下权益日活动;举办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引导有序政治参与。

落地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全面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组织校院班三级培训,组织团学老师赴背景科技大学及北京到梦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学习考察,逐步打造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管理规范,具有育人实效的第二课堂,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团学工作组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在美好生活社区建设工作中深化实施“强基”“知行”“服务”“发展”“品牌”五个工程,不断提升团学工作在美好生活社区建设工作中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

责任编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16 15: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