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高考|燕京理工学院:校企共建8大产业学院!探秘1:1仿真职场的产教融合新范式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24 11:01

点击量:

直击高考|燕京理工学院:校企共建8大产业学院!探秘1:1仿真职场的产教融合新范式

主持人: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燕京理工学院的基本情况。

李妍老师:燕京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其前身是中国优秀独立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燕京理工学院,是河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被评为“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学校”“河北省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河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河北省园林式单位”,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民办高校前列,多年被权威媒体和机构评为“品牌实力民办大学”“全国最具影响力民办大学”。学校已成为我国优秀的民办高校之一,正向着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创新型大学的目标前进。

主持人:燕京理工学院的专业设置紧密贴合行业需求,近年来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目前有哪些王牌专业或重点发展学科?这些专业如何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区域服务能力?

李妍老师:我们燕京理工学院办学层次非常丰富,是一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大学,目前学校下设12个二级学院,开设63个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在我们众多的本科专业中,英语、视觉传达设计、审计学、自动化、产品设计、制药工程、物流管理、物联网工程、会计学、法学这十个专业为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

我们学校在本科,专科,专升本三个层次开展招生教学工作,专业涉及工、管、文、理、经、法、教、艺、医9大学科门类,形成各学科协调发展的科学专业体系,并重点建设制药与环境工程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机械与汽车服务类、土木建筑类、经济管理类和艺术传媒类6大优势特色专业集群,形成了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相结合的专业格局。这样的学科专业设置,让我们各学科专业及专业集群间形成了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发展格局,同时,也将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对接,契合了区域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可以更加有效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燕京理工学院提出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否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一下学校是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

李妍老师:我们学校积极与企业共建实训实践平台,成立产业学院,在校内进行企业化场景的1:1复刻。当前学校联动成立八大产业学院,包括超现代大健康产业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新E代数字智能信息技术产业学院等,通过搭建高度仿真的工作场景,弥补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短板,形成“产学研用”协同网络。

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构建“认岗-试岗-实岗”三阶递进教学链。通过“认知构建-模拟训练-实践提升”的螺旋式培养,有效解决了传统实践教学碎片化的问题,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精准对接。

“认岗”阶段注重学生的企业参访与场景体验,与企业共建行业启蒙平台,通过开展公司开放日、岗位体验周等活动,强化学生对所属专业行业的基础认知。“试岗”阶段重点在于让学生初步体验岗位工作,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积累实操经验。“实岗”阶段作为三阶递进教学链的最终环节,是学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变的核心阶段,重点在于将教学实习嵌入真实生产流程,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当前学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有近400家,全面覆盖所有专业学生,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践就业的需要。同时在实习岗位上设置双导师指导,采用“企业师傅+学校导师”协同带教模式,实现“做中学”、“学中创”相结合。

主持人:燕京理工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不乏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他们在教学中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需求?

李妍老师:学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以“勤奋创新璞玉成器”为校训,坚持“育人为本,服务社会;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以应用型人才为主,满足多样化需求,培养“四会五有”(即会做人、会学习、会做事、会与人共处;有感恩之心、有博大胸怀、有吃苦精神、有创新意识、有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才和发展途径。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倡导爱心教育、责任教育,坚持第二课堂实践与第一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科技文化节、五四文化节、体育文化节、英语文化节、大学生艺术节、汽车文化节、校友节让校园文化活力全面释放,燕京理工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启迪智慧、勇于创新,屡获省级、国家级奖项达7000余人次。

同时燕京理工学院精细化的学生管理也是助力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燕京理工学院严抓学生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首先我们坚持德育为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学校下设12个二级学院,每个学院都设有专门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其次,学校组建了一支由200余人组成的专职辅导员队伍,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性的关心、呵护学生。第三,学校坚持开展优秀学风建设,坚持三早、一晚、一查制度。坚持抓早起、早操、早读、晚自习,查学生到课率、课堂纪律等,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坚持严肃考试纪律,严肃处理考试作弊,弄虚作假行为,严把学风建设关。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学习竞赛和创业创新大赛,以赛促学。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以学为主,严格的学生管理是为所有燕京理工学院学子在成才道路上保驾护航的有力措施。

主持人:燕京理工学院近年来在国际化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与多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请问学校目前有哪些特色国际化项目?

李妍老师: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将国际化办学作为燕京理工学院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已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化办学格局,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新时代领军人才。坚持走多元开放的办学道路,有效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了国内“产学研协同”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双循环格局。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的作用,坚持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之路,另一方面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对外人才培养、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让学生享受到世界优质教育资源的哺育。先后与北美、亚洲、欧洲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投资建设了“微留学”学习基地,为学生开设了海外深造定向培养项目,给学生提供进入世界名校深造的机会。

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开拓学生国际视野。联合国副秘书长娜塔莉亚·卡内姆等世界政要领袖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教授等世界级大师到访燕理,受聘国际导师、特聘教授。多名学子走出国门站在世界舞台发声。杨与真作为中国青年代表,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2019年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青年论坛;刘炼获授中非人口发展会议“中国学生大使”,受邀前往非洲加纳参加会议;李丹阳受邀在肯尼亚参加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

学校每学期还会举办剑桥青年领袖训练营和日本和合领航计划,助力学子开拓国际视野。其中,英国微留学项目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累计有2000余名学生赴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交流学习。项目以“青年领袖全球胜任力”为核心,通过“课堂学习+名校参访+文化浸润+实践反思”的全方位、立体化培养模式,帮助学员在真实的国际环境中拓展视野、锤炼能力。

主持人:请问学校在就业指导、校企合作及毕业生深造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学生主要就业于哪些行业和领域?学校如何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李妍老师:首先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燕京理工学院的就业渠道非常畅通:燕京理工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出路问题,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下,通过地方化战略与京津冀近400家企业单位达成了战略合作,为学生实习就业搭建舞台。近几年,特别是更名转设以来,学校毕业去向落实率在90%以上,其中有80%的学生在京津冀地区成功就业,据统计,已经毕业了的有17届学生,累计为国家输送优秀毕业生96000余人。每年有上千名毕业生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五百强企业、国企、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各类上市企业,超过45%的毕业生实现了在北京就业的梦想。目前我们的不少优秀毕业生已逐步成长为用人单位的中坚力量,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燕京理工学院多措并举促就业,把就业工作摆在全校工作的突出位置,燕京理工学院构建了“领导主抓、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学校和各二级学院形成合力,全员推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通过开展“名企入校”、“访企拓岗”和政产学研合作,不断扩大学校办学影响,大力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就业质量持续提升。开展校园招聘月、就业促进周活动,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搭建广阔平台;加强就业教育,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去基层、乡村、中小企业就业和个人创业,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就业再择业,为祖国建设积极贡献出智慧和才干。学校举全校之力助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学生就业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同时,在就业指导与能力培养上,燕京理工学院联合合作企业构建“课程+实践+咨询”全链条指导,组建“就业指导专家智库”,分层分类进行就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就业个性化服务,包括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咨询、就业政策咨询、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简历设计、模拟面试等,助力我们的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主持人:最后请您为2025年考生送上祝福。

李妍老师: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各位亲爱的考生,高考是人生的重要驿站,但绝非终点。请相信你们的每一步坚持都在为光明的未来铺就道路,你们所有的努力终将化作璀璨星光照亮前行的方向。燕京理工学院始终向广大莘莘学子敞开怀抱,这里有创新的课堂、广阔的平台、温暖的师长,我们将助力每一位学子破茧成蝶、璞玉成器。期待金秋九月,让我们相约燕理,与更好的你相遇!

欢迎各位考生和家长关注燕京理工学院招生办公室微信公众号YIT13895

燕京理工学院官方咨询电话:010-89180986、010-80843808

010-80843809、010-80844355

010-80844356、010-80844357


责任编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30 11: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