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丨法学院“法治星火”实践团开展三下乡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0 11:56

点击量:

本网讯(法学院 薛瑾)7月,燕京理工学院法学院法治星火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法治建设与社会服务号召,深入大赵庄村、东方广场、幸福公园等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群众带来了一场充实的法律知识盛宴,助力居民提升法律素养,构建法治社区。

实践团成员为居民普法

实践团紧扣居民日常高频接触的法律领域,把专业法条变成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指南”。在婚姻家庭法讲座中,志愿者结合《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围绕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与分割,如婚后房产、车辆归属判定;深入讲解离婚冷静期的具体规定和适用流程,以及子女抚养权判定标准与探视权保障等内容,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居民清晰了解婚姻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

实践团成员为老年人开展普法课堂互动

在继承法律实务讲座中,实践团系统梳理法定继承顺序及各类遗嘱的生效条件与区别,结合遗产继承纠纷典型案例,深入解析合法合理分配遗产的路径,有效提升居民依法维护继承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劳动法律知识板块,针对劳动合同签订、工伤认定、欠薪及非法辞退等职场常见问题,清晰讲解相关法律要点与维权流程,为居民职场权益保障提供有力法律指引,切实增强了群众对法律保障作用的感知。

法学院社会实践团深入社区开展实践活动

面对居民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如邻里间的噪音扰民、房屋漏水引发的侵权纠纷,志愿者们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耐心细致地为居民分析问题,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对于婚姻纠纷、财产继承争议等复杂问题,成员们解答疑惑,协助居民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告知其可选择的法律救济途径,如调解、仲裁、诉讼等,并详细说明各途径的流程与注意事项。同时,针对居民在撰写法律文书时遇到的困难,如起诉状、答辩状、离婚协议书等,志愿者们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文书内容规范、逻辑清晰,符合法律要求,帮助居民迈出依法维权的关键一步。

互动案例分析环节精准聚焦社区高频法律纠纷,选取高空抛物致人受伤后的责任分摊、未牵绳宠物伤人的责任认定等贴近居民生活的典型场景。活动中,居民分组围绕“若为当事人如何主张权利”“哪些证据影响责任认定”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实践团适时抛出“同一楼栋住户是否均需担责”“宠物主人尽到看管义务能否免责”等关键问题引导思考,最终结合《民法典》相关条款进行专业点评,清晰梳理案件法律逻辑,使居民在观点碰撞中不仅明晰责任归属,更深入理解法律规定的深层逻辑,切实提升运用法律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法治星火实践团”以多样化形式覆盖多元场景,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群众易懂能用的实用内容,既提升了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不同群体送去了精准化法治服务。未来,燕京理工学院法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持续深化“理论+实践”育人模式,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精准化开展,让法治星火持续传递,为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丰富普法内容和形式,为更多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助力法治社会建设迈向新高度。

责任编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16 15:4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