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丨燕京理工学院‘会’聚微光·守童计划实践团开展非遗传承与财商启蒙教育实践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11 16:31

点击量:

本网讯(会计学院 陈丽洁)7月,燕京理工学院“会”聚微光·守童计划实践团踏上了一段特别的非遗传承之旅,身着红马甲穿梭于廊坊、邢台、保定、张家口、唐山等地的社区与乡村。他们带着会计专业视角与对非遗传承的热忱,以“陪伴儿童+财商启蒙+非遗珠算传承”为脉络,开启为期十四天的暑期实践,让古老珠算在乡村焕新,为金融知识注入文化温度。

燕京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走入各小学

此次实践活动覆盖河北省廊坊、邢台、保定、张家口、唐山5个地市7个县区,累计行程1200余公里,惠及三百余名乡村儿童。十四天的实践,三百余名乡村儿童邂逅珠算非遗,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财商的碰撞中收获成长。实践团把会计技能趣味化、金融知识生活化、传统文化年轻化,让珠算这一非遗技艺,成为乡村教育的新活力源泉。

珠算小课堂

实践团以珠算这一非遗文化为核心,带着乡村孩子们触摸传统智慧。“上珠管5、下珠管1”,简单口诀开启奇妙计算世界,孩子们拨动算珠,在“一上一、二上二”的加减练习中,感受古老算盘的魅力。当算出“3+5”的正确结果时,教室里的欢呼,是孩子们与传统技艺的奇妙共鸣。

从邢台宁晋县的小学课堂,到保定曲阳县的“世界货币小课堂”,再到张家口蔚县、唐山迁安的实践活动,实践团将珠算非遗文化与财商教育深度融合。在模拟购物、零花钱规划等趣味活动里,孩子们用珠算技能算金额、理收支,把传统计算智慧融入生活实践。

“两指法”点钞教学小课堂

廊坊诸葛店新村的“魔法彩带”(人民币防伪金线科普)、星河园社区的“两指法”点钞教学,让金融知识变得生动;邢台史家台小学的“金融故事官”课堂,借货币演变串联珠算应用;唐山迁安的模拟购物活动,更是让珠算成为财商实践的“好帮手”。一路行来,5个地市、7个县区的足迹里,是非遗传承与财商启蒙的双向奔赴。

理财小课堂

实践团跳出传统模式,用趣味活动为非遗传承与财商启蒙插上翅膀。黏土捏制算盘、剪纸剪出货币纹样,让珠算与非遗元素在指尖流转;点钞比赛“唰唰”声里,孩子们从生疏到熟练,既练了技能又懂了数字背后的意义。

更暖心的是“亲情连线”环节——志愿者帮孩子们拨通父母电话,小家伙们举着自己捏的黏土算盘、剪的非遗图案,兴奋地报着刚学会的珠算口诀,电话两端的笑声里,不仅有知识的传递,更有文化传承的温度。这些趣味形式,让珠算非遗不再“高冷”,成了乡村孩子愿参与、爱探索的成长伙伴,把传承的种子悄悄播进童心。

燕京理工学院实践团开展社会实践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场跨越千里的非遗传承行动,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用传统智慧点亮童心、赋能未来的生动实践——让非遗不再遥远,让传承扎根日常,让乡村孩子的成长,多一抹传统文化的亮色。

责任编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16 15: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