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丨智能工程学院借AI之力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06 14:09

点击量:

本网讯(智能工程学院 王恺鑫)7月,燕京理工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智汇青春社会实践团在河北省内多个市区开展的“青银互助帮扶计划”正温情推进。该活动以AI技术为依托,通过一系列实践行动助力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形成了可持续的“数字生态”,让科技的温度切实融入老年生活,成为连接青春力量与银龄群体的暖心纽带。

团队成员整理调研问卷信息

实践团采用“双线并行”的调研方式,线上与线下齐头并进。线上,团队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社交平台、社区群聊等渠道广泛传播,吸引了各年龄段居民积极参与;线下,实践队员们走进社区,与老人们亲切交流,协助填写问卷,耐心倾听他们对AI技术的真实感受与困惑。充分调研各年龄段 AI 使用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老人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系统整理分析,总结出老人们在AI使用中的痛点与需求,为后续精准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社区会议室里,指导老师们对实践队员开展培训,王珊老师指出技术助老的核心在于“适老”,要让智能工具贴合老人的生活习惯,而非让老人迁就技术。《青银互助帮扶计划》宣传册根据调研问卷结果详细列出了与老人沟通、指导老人使用智能设备等方面的技巧,实践队员们认真记录、学习。此次培训为实践筑牢了根基,让大家对助老跨越数字鸿沟有了更深刻的见解。

团队成员搭建临时服务站

在社区一隅,临时服务站已搭起。这个站点,承载着让技术普惠银龄群体的期待。实践队员们准备就绪,数字帮扶即将展开,为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筑牢起点。

实践队员们在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老人们在实践中尝试着各类数字操作 “模拟任务”,用豆包查药品说明、用文心一言规划路线。成果的背后,是 “青银数字伙伴”机制的有力支撑:实践成员与3-5名老人结对,多次上门帮扶,为老人们制作带着乡音的语音备忘录以提醒生活事项,成了老人们信赖的“智能管家”。

实践队员们耐心为老人讲解指导

在活动现场,实践队员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或专注地解答着老人的疑问,或细致地演示着打车软件、视频通话等功能,搭建起跨越年龄和数字的沟通桥梁。

青春接力奉献,暖意呵护夕阳。智汇青春实践团的助老行动留下了诸多温暖印记。此次活动为社区与中老年人带来了切实改变:参训的中老年人独立使用AI工具完成基础操作;《社区AI培训指南》同步发布,形成一套可复制、易推广的服务模式,为其他社区开展类似活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和借鉴。实践活动广泛覆盖河北省内多个区域,包括廊坊市三河市皓月园、承德市双兴家园、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建材区、邯郸市娇香一品南区等众多社区,让更多中老年人从中受益。同时,团队制作的适老化AI教程,涵盖大字版、语音版及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精准满足了不同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的中老年人,有效提升了培训实效,也为社区开展助老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燕京理工学院智汇青春实践团暑期实践活动

实践团指导老师王珊表示,活动是青春力量的实践奔赴,更是探寻助老温度与智能适配的探索之旅。未来,实践团将持续传递温暖,让技术成为晚年生活的“辅助舵盘”。

责任编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16 15: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