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理工学院大学生暑期实践:青春践行担当 温情守护桑榆
发布时间:2025-07-20 16:08
点击量:
本网讯(“青春助老”实践团 王娜)“每敲开一扇门,都是在打开一段岁月故事,也让我们更懂老人需要什么。”“这次实践,让我懂了青春的价值在哪里。”“我们要对得起父母的不容易,也要和父母一起跟得上时代的新变化。”7月20日,燕京理工学院“青春助老”实践团召开总结分享会,队员们积极分享实践感悟,一起筹划下一步助老计划。
燕京理工学院“青春助老”实践团正在进行社会实践
青春践行担当,温情守护桑榆。燕京理工学院“青春助老”实践团按照集中调研、分组访谈、按需助老的实践思路,同步在河北十一个地市的37个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5名师生在为期14天的时间里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150份,累计访谈115位老人,向152个家庭进行了反诈宣讲,为72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帮助13户老人网上售卖农特产品。
“要想帮到老人,得先摸清他们的情况!”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的王珂鑫从调研和访谈中发现,农村老人们健康意识比较淡薄,对常见的糖尿病、高血压等隐性疾病易被忽视,使得疾病难以及时有效治疗。在王珂鑫倡议下,实践团成员们经过讨论,重点调研了解老人们普遍性的疾病史、用药情况等基础健康信息,通过权威网站下载宣讲资料和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合力编制了“健康养老手册”宣传页,有针对性的向老人普及健康知识。实践队员们看到老人们把“健康养老手册”挂在墙上、压在床头,都因为“做的事儿真能帮到他们”而感到骄傲。
实践队员在西红柿大棚前调研
在邯郸地区调研时,实践团成员遇到种植西红柿的刘大爷一家,红彤彤的果子挂满枝头,平时主要靠刘大爷到集市上售卖。大学生有大学生的招儿!征得刘大爷的同意后,实践队员们就开始分工协作,拍照、写文案、设计海报等等准备用年轻人的方式打开销路。短短3天,队员们用自己的朋友圈、群分享,再加上周边的线下销售,成功售出400余斤西红柿,同时还与周边一家饭店达成一个月的定期收购约定。
实践队员印制反诈资料进行反诈宣传
当前,互联网环境信息繁杂,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老人同样是诈骗“易猎人群”。“哦,这是骗钱的!啊,那也是骗人的?”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的刘磊带着团队制作的防诈宣传海报向家住张家口市怀来县的张奶奶介绍防诈骗知识时,老人拉着他的手说“多亏你们,要不我差点就信了那些骗钱的”。刘磊认为,大学生和乡村老人反诈宣传的点各有不同,虚假保健品、夸大功效药品等比较明显的诈骗手段,也能够让老人信以为真。实践中,队员们先通过访谈了解老人们的防诈骗意识,再有针对性的通过一次次宣讲、一张张海报,为老人暮年生活筑牢“防诈墙”。
燕京理工学院“青春助老”实践团正在进行社会实践
实践团指导老师王娜介绍,本次暑期实践的目的旨在调研农村无收入老龄群体生活现状,探索可持续养老路径,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获取了详实资料,为精准帮扶提供了实现思路,也让大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担当责任、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