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 初心如炬|燕京理工学院“两优一先”先进典型事迹展播(四)
发布时间:2025-07-20 08:40
点击量:
本网讯(党委办公室 郭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燕京理工学院对2024-202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其中,传媒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建筑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凭借扎实的党建工作和突出的育人成果,成为基层党组织的标杆,彰显了党建引领下的蓬勃活力。
传媒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红声传响守初心 传媒赋能担使命
传媒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
传媒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自2021年5月成立以来,以党的优良传统为指引,现有师生党员19人,其中正式党员9人、预备党员10人,在学院党总支领导下成为推动发展的红色引擎。
支部将思想建设摆在首位,构建系统化学习体系。通过主题党日、党课竞赛等形式,把党的理论与传媒专业特色结合,邀请专业教师解读行业红色文化。创新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知识竞赛、党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激发学习热情;通过谈心谈话、问卷调查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及时化解困惑。组织建设方面,严格遵循党员发展程序,通过培训班强化培养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动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
支部打造“红声传响党史宣讲团”,制作宣讲课件与视频,举办党史宣讲大赛吸引百余名师生参与,录制视频号作品50余期,播放量超万次。组织党员走进社区、养老院、幼儿园开展志愿服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先后获评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思政铸魂育新人 守正创新强阵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作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政课教学任务,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一年来召开支委会30余次、党员大会10余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6次。19名党员教师深入课堂一线,开展40余次宣讲活动,覆盖师生超12000人次。作风建设上,扎实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强化党员廉洁意识。
聚焦教学改革,支部坚持“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推动集体备课,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微视频大赛和思政论坛,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团队获评年度优秀教学团队。组织师生赴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通过 “三个一”形式送红色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党员教师在教学检查中获表扬26次。
积极推动校地合作共建,三河市委“走基层”宣讲团成员赵见伟、韩高良等深入三河市法院、村镇、税务局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年度,教师参与为民服务、社会服务工作累计40余项,助力社会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
建筑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强基固本优服务 先锋引领促成长
建筑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
建筑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现有党员57人(正式党员40人,预备党员17人,其中教师党员12人,学生党员45人),获评 2024-2025年度“优秀党支部”,紧扣样板党支部创建目标,打造“四有”支部特色品牌。
创新学习模式,构建“线上+线下”学习矩阵。线上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和支部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线下开展“党史故事分享会”“红色经典读书会”,组织党员赴共产党史纪念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等参观学习。近一年来,开展集中学习15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党员撰写学习心得50余篇,理论学习覆盖率100%。
夯实组织基础,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规范党员发展流程,建立全链条培养体系。支委班子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形成“事事有部署、件件有落实”的工作格局,培养出一批“政治强、素质高、专业精”的模范党员。
聚焦服务初心,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成立“党员帮扶小组”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组织党员参与文明校园创建、社区志愿服务10余次;毕业季开展就业指导、简历修改等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赢得师生广泛好评。
这些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与担当,为燕京理工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