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 初心如炬|燕京理工学院“两优一先”先进典型事迹展播(三)
发布时间:2025-07-19 18:22
点击量:
本网讯(党委办公室 郭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学校对2024-202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表彰。其中,人文教育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国际商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凭借扎实的党建工作和突出的育人成果,成为基层党组织的标杆,彰显了党建引领下的蓬勃活力。
人文教育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实践育人显担当 志愿服务暖人心
人文教育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
人文教育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1名、预备党员8名、发展对象35名、积极分子281名,组织健全,分工明确,在各项工作中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堡垒作用。
支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建设全过程,把作风建设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核心内容,制定《党员作风建设承诺书》,要求党员带头践行勤俭节约、密切联系同学。创新“线上+线下” 学习模式,依托微信群、“学习强国”平台推送学习资料,结合 “三会一课”聚焦实际问题,累计解决学生学业、生活困难百余件。
在组织生活方面,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委会、支部大会,开展专题研讨和党课学习,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举办“学党史悟思想”等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员在自我革新中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
支部以“党建+志愿服务”为抓手,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绿色回收、潮白河护河、关爱孤独症儿童等“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开展;组建支教团队赴四川平武开展支农支教,获评河北省三下乡优秀团队。推进“党建进宿舍”工程,设立“党员先锋岗”,以“零距离服务”凝聚党群关系,打造的“党建+志愿支教”品牌,将专业优势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和教育公平,引领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
国际商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党建引领育英才 先锋模范作表率
国际商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
国际商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共有师生党员19人,其中正式党员14人,预备党员5人,教师党员6人,学生党员13人。支部机构健全、分工明确,在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明确“党建引领+思政育人”的工作思路,深化理论学习,落实落细“三会一课”,紧抓队伍建设。
支部结合学生实际和特点,组织开展各类学习交流和党员服务活动,为渴望加入党组织的学生和党组织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以思想建设为基础,支部强化对党员的理论武装,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主题党课活动等,促进支部学习落地。同时认真推进“两学一做”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常态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以扎实的业务工作推进支部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支部注重发挥组织力和战斗力,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凸显。教师党员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忠于职守,李军冲、张晓文和侯金慧三位教师党员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学生党员同样表现优异,范亚婧和靳志超品学兼优获“国家奖学金”,靳志超还荣获 “河北省优秀学生干部” 荣誉称号,为广大学生树立了良好榜样。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科技赋能强党建 服务师生践初心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是一支充满活力、担当与创新精神的队伍,现有中共党员62人,其中正式党员39人,预备党员23人,学生党员57人。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致力于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与创新力,在学院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力。
为全方位提升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组织观看党史纪录片,让党员直观感受党的光辉历程;举办学习研讨活动,促进党员之间的思想碰撞;举办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会议,强化党员的纪律意识。在党纪学习教育方面,支部制定了科学详尽的学习计划,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使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得到显著提升,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党员队伍建设上,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为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大活力。这些新党员在专业学习上勤奋刻苦,在学科竞赛中勇于拼搏,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奉献,以自身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同学,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党支部精心组织了形式多样、富有信息学院特色的活动,积极开展信息科技助力普通学生服务活动。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支部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组织党员为班级学习困难的同学开展考前一对一辅导,累计辅导时长超过200小时,切实为学院师生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
这三个先进党支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党组织的责任与担当,它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社会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