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论坛暨AI赋能与人才培养主题论坛在燕京理工学院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20 15:52
点击量:
本网讯(智能工程学院 杜啸飞)为响应国家“制造强国”与“人工智能+”战略部署,推动智能制造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第五届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论坛暨AI赋能与人才培养主题论坛”于4月18日-19日在燕京理工学院举办。此次论坛由燕京理工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和龙明升世(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汇聚行业专家学者,聚焦前沿技术,为智能制造领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论坛正式启幕
论坛于4月18日上午在燕京理工学院办公楼525会议室启幕。北方工业大学周京华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张建超教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祁宇明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孙洪程教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蔡毅教授、北京凯隆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张文富、北京达盛智联教育技术有限公司沈卫宾、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李渊志、北京格瑞德曼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杜平及燕京理工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师生参加论坛
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李秋生介绍了学校以及智能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并强调了本次论坛旨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智能制造领域的学术交流,以及对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方面的重要意义。
论坛现场,与会专家作专题报告
论坛围绕“智能制造前沿技术”、“AI科技赋能”与“实践赋能”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周京华教授以“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国内外标准对比与分析”为题进行了学术分享。张建超教授以“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高铁全周期装备技术集成与创新”为主题进行了报告。祁宇明教授以“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与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探讨”为题,深入探讨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各个方面。孙洪程教授围绕“科学、技术与工程”及“工程教育与工程教育认证”进行了两场报告。蔡毅教授做了题为“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报告。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研讨交流”环节,企业专家与智能工程学院教师围绕“多维协同,实践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展开热烈讨论,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必将对后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合影留念
本次论坛搭建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汇聚各方智慧,深入探讨了在时代进步的背景之下AI科技赋能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教育方针。通过深入的学术讨论与互动,不仅增强了与会人员对行业前沿动态的理解,也为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未来,燕京理工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将深入推动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创新,学校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为实现国家“制造强国”与“人工智能+”战略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