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让我们的理想在这片沃土绽放
发布时间:2010-05-11 15:46
点击量:
花团锦簇的园林设计、绿树成荫的优雅道路、宽敞明亮的教学室、名称独特的宿舍楼……走进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首先让你嗅到的便是这座花园式的高等学府安静温馨而又暖意融融的气氛,之前在脑海中描绘了无数次的五年前的荒凉境况竟让我们完全无法想像。短暂的五年中,北方学院飞速发展,在办学规模、教育教学质量、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提高。尤其是近年来学院的考研率、国家英语四级通过率以及就业率的大幅高升,在同等院校中稳居螯头之位的事实更是让社会各界所瞩目,于是对这里的教学者们又多了一分神秘的崇敬和急切的探寻。
他辛勤劳作、默默无闻,心坎中却包藏着教书育人的自信和想往;
他貌不出众、语不惊人,骨子里却渗透着大学讲师的清高和儒雅;
他从事着最平凡的工作,但耕耘的是充满阳光的沃土,他要让在北方学院读书的学生证明自己的价值;他要让自己的梦想翱翔在北方学院的晴空之上。

刘亮老师在考研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刘亮,这个有着卓越考研指导业绩的老师,就这样带着他真挚而虔诚的育人精神和单纯而大气的追求理想走进我们的视线。
一个新兴的“国家”
从建校初期到如今的桃李满园,作为学校的第一批新任教师,刘亮老师既是整个校园建设的见证者又是建设者。他说现在和很多老师偶尔回想起当年的情境,都会唏嘘不已。北方学院就像一个美洲新大陆十八、十九世纪新兴的国家,最初没有历史,但它的形成是高起点、高水准的。那是因为北方学院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备文化基础的现有“遗址”,即北京化工大学这个教育部直属的母体院校,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把一整套成功的管理模式和教学经验直接应用到了北方学院。由此,为北方学院带来了各方面的激励和影响,甚至在五年之后这所大学依然能够享受到它带来的积极因素所创造的教育价值。
学校严格、科学、成套、立体的管理模式早已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第一届2005级新生2000多人只有两支教师队伍。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在以化大教师为主资源及主动力的配合下;在有限的办学条件下及建设者们艰难跋涉的过程中,独特而上乘的教学风格及理念逐步在北方学院生根、传袭下来。时至今日,最初的教师队伍,一方面体验到从无到有的艰辛与收获的过程,另一方面继承了化大的许多优良作风,并将它发扬光大。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刘亮老师表示,作为个体经历的这种成份比重相对较少了。最初是全方位参与学校的各方面事业建设,从搬桌椅到搬“家”,招生的时候,给每个家长打电话,冒着40度的酷暑去河北各个地方做招生宣传,当时学校还面临缺电、少水的情况,但这些阶段学校都过去了。学校的成长、自己的成长与学生的成长是融为一体的,分不清你我他,时间越长,这种感触就越深。
在此,我们循着一个普通教师的视角,看到的是在不断创新并发展壮大的北方学院;是一个在万千个体拼搏奋进过程中强化实力并弃旧纳新的新兴“国家”。
考研率及各项指标均名列前矛
每当刘亮老师与学生谈起北方学院初期的情形,学生们都会很惊讶,很难相信他的描述就是现在每天生活的北方学院,历史的天空见证了北方学院五年来的沧桑巨变。现在看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薪资待遇等等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北方学院是蒸蒸日上的,与同等独立学院相比,我们的各项指标早已名列前茅,在办学方面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我们都充满了自信,这些不但是在强化我们的自信,而且使我们有了更高的目标。比如说涉及到的考研话题,我们现在不仅仅是一个梦想,更是一个现实,而且是一个稳步提升、完善的现实,它势必会成为北方学院优良校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北方学院第一届学生准备考研阶段,刘亮老师就直接介入考研方面的政治教学指导课程,他的想法和建议总会在第一时间向领导反馈,虽然在他看来还有些不成熟,但那完全是基于对学校的一种热爱,他更乐于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教学理想。他谦逊地表示,由于当时自身名誉及信誉的积累比较苍白,自己的实力相对于现在也很贫乏,所以第一届考研的学生人数不算多,但一直坚持了下来。“只要还有10个人,我就坚持把课上完。”
从最初到现在,北方学院不论在考研指导上,还是其它工作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等工作过程来看都是非常科学的。对于刘亮老师,只要涉及到考研方面的政治课题,他都会全部找出来讲给学生。任务量既大又重,压力在所难免,但他仍以一个教师的天职俯瞰全局,对学生予以谆谆告诫,“这个考研班我一定会办下去,学校是关心你们的,只要你愿意过来上课,我就一直给你们上下去……”
这番掷地有声的表达,不仅让学生们对他更增添了一分敬佩,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师者的博大胸襟和长远目光;这份表达,更蕴含着刘亮老师对北方学院的深情与热爱。
作为06级学生的班主任,刘亮老师在第二届学生考研的时候,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时面临一个教材改版的问题,对此,他不仅要准备大量的习题以满足学生的做题需求,还给学生编出了一本独具特色的政治考研讲义,得到北京化工大学的高度评价。最终,06届学生在考研上斩获同类院校的最好成绩:238人通过国家复试分数线,达到毕业生总数的10%,这其中蕴含着刘亮老师辛勤的汗水。
不办考研班很没面子
目前,跟随刘亮老师上考研政治指导课的人数已达到522人,是第一届考研学生的四倍,这充分证明刘亮老师高超的教学水平及学生对他的信任,对此刘亮老师说:“压力就是动力,学校已经把考研放在战略地位的高度,这也是我的一个追求,目的就是为了学校的发展。校领导在考研上做了很多工作,很多方面也正是我想的,这种工作的力度、强度和深度已经远远超过我入校初期对学校的期望值。学校对考研的重视程度也远远超过我个人之前的设想了,所以感到非常欣慰,为自己的梦想、为学生的前程,这也证明北方学院是一个好大学……”
“以前为了学生考研的工作有很多次晚上都是抱着电脑入睡的,第二天醒来时电脑还是开着的,还有多次电脑已经摔到地上了……”谈起过去的艰辛,刘亮老师微笑的眼眸里流动着淡定、喜悦、自豪、执着的神色,我们仿佛看见他内心的美好愿望及崇高理想,此刻已然在北方学院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既然身为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的老师,刘亮老师觉得学校有实力办考研班。“在学生需要高端服务的时候我们一样可以提供,我的自尊心不允许我不办考研班,同时也有教师的荣誉感在里面,不办,我觉得挺没面子。”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刘亮对学生的投入与收入几乎是严重不成正比。“这是为什么,一直我都没有表达,其实很简单,就图一痛快。我觉得把工作做成功了的感觉非常好,有成就感。喜悦是有的,但很短暂,更多的时间是埋头苦干……”
一个教师的工作如此,一个学校的工作更是如此。用刘亮老师的话说,看到成绩只是一时,而要获得成绩则是一个艰苦追求的过程。北方学院正是在这些兢兢业业、不畏劳苦的老师和虚怀若谷、雄韬伟略的校领导的建设下,以跨越式的发展步伐迈向成功的金字塔。
让我们的理想在北方学院绽放
北方学院的校风是师生们共同树立起来的,尤其是北方学院的英语早读制度,当年是刘亮老师第一个做起来的。他说自己最大的贡献就是关于早读的建议被学校采纳,并全校范围推广和实行。由此,我们印证了一点:北方学院的领导管理层是一个英明睿智的领导层、是一个积极进取的领导层。他们不安于现状,积极采纳各方建议,他们的共同目标只为建设中国高等教育的优秀学府而努力。
而刘亮老师也把自己的建议当成试金石。“学校还在积极进取,我就还在这工作、学习逐步完善自己,追求我的理想、梦想。如果说学校没有良好的发展,那我肯定不会在这里坚持了五年……”就算学生走在路上和自己打个招呼,虽然可能他根本就不认识那个学生,他都会在内心里对自己说:不能欺骗学生、敷衍学生,因为学校这么信任你,学生对你那么尊敬,“师以德为先”。
从他的言谈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北方学院自身所具备的无穷魅力,这里不仅有兼具魄力与学识的长者、辛勤创新的园丁、优良上进的学生、景色如画的校园,更有先进的教学设施、试验基地、万人图书馆……
在这里工作的教职工倍感温暖,自己的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施展;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如同心生羽翼,自己的目标能在这儿飞得更高、更远。
北方学院的考研指导工作整体规划已基本成熟,随着学生需求的不断提高,学校对考研指导专业课的质量要求也会更高,只要按照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做下去,北方学院会越办越好。“我们的学校是在不停地发展,有时偶尔回想一下当年的学校与如今的现状真的是天壤之别!我希望随着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源质量会更好。北方学院会给学生提供他们所求的机会,让我们的理想在北方学院一同绽放,结出美丽的果实。”
刘亮老师,他只是北方学院浓墨重彩中的一笔,但是在与他的交谈中却让我们已然洞悉北方投资集团所做的这项既有公益性,又为青年学子提供发展的阳光事业,为北方学院带来一种强大而执着的创业精神。在这座神圣的象牙塔,每位师生都报有感恩之心,如此博大绵延的精神动力一定会使北方学院在未来的时间里建设成中国最优秀的大学,成为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为万千学子圆梦的家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