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堂课】名校名师为文法学子开启智慧之门
发布时间:2020-10-16 14:31
点击量:
10月7日至16日,文法学院先后邀请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前任理事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冯晓霞,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非,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教授、博士生导师霍政欣,世界休闲协会主席、原首都体育学院休闲学院院长李相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马东瑶教授为文法学院2020级8个专业的新生开讲“名师一堂课”。

冯晓霞教授开讲
冯晓霞教授以“世界教育大系·幼儿教育”为主题,通过自身经历引出幼儿教育话题。她提到,学前教育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要深刻理解“教保并重,保育结合”的重要内容,始终根据幼儿群体的现实需要调整教育方法,用积极温暖的心态来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王立非教授开讲
王立非教授从发展形势、《国标要求》、学习重点等方面介绍了新形势下英语专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需求。王教授提出,同学们要努力培养英语基本技能、文学鉴赏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等,学好中国文化,掌握英语文化,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霍政欣教授开讲
霍政欣教授以当代中国外部环境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现代法律问题的思考。他谈到,法学与哲学、历史、文学等学科有着必然联系,想要学好法律,在掌握扎实法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具有广博的人文素养,培养自身的思辨能力。在专业学习领域,不断突破,追求言无所尽、思无所懈、挑战无所竭。

李相如教授开讲
李相如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极具吸引力的小故事展开讲座。李教授指出,体育对人的勇气精神、家国情怀、规则敬畏、超潜能力、体魄健康、仪式仪表、创造创新等各方面有塑造作用,要学会欣赏体育独特的魅力。当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前景辽阔,就业机会多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牢固掌握专业知识,不断创新,努力成为体育精英。

刘慧教授开讲
刘慧教授以“生命德育论”为主题,阐发了新时代小学教师的机遇与挑战、核心素养、如何使学生“变好”等内容。刘教授认为,作为未来小学教师,要找寻差异化、个性化、创新性、合作性的教育方式,秉承爱的教育信念,注重培养八大德育能力,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优秀教育者。

马东瑶教授开讲
马东瑶教授从专业角度解读了“无用之用,即为大用”的理念,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发展规划,强调回归经典、传承文化的核心理念,带给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全新的启示和思考。马教授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中文的多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中文学习中来。
“名师一堂课”是针对新生开展的专业学术教育,该项活动已成为文法学院的一项优良传统。通过名师的指点,有助于新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明确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为高效开展专业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