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暑期教师外出培训心得感悟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02 16:30

点击量:

生命健康学院崔兴宇:教书育人,扎实根本

经过这两天的教师岗前培训,我受益匪浅,也一点一点解开了自己的疑惑,也对我自身的教师职业规划有了一定的想法并且也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这个职业信心倍增,更坚定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思想。

我想,作为一个教师,不仅是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成为一个研究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以局内人的身份进入生活本身,根据教学现场当时的内在真实,来展示教学的真实面貌。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短短几天的培训学习,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明白的最基本的道理培训的这些老师的发言中没有太多华丽的词汇,却流露出一种朴实真诚、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

国际商学院陈思宇:爱岗敬业提高课程质量

刘春凤教授关于一流课程建设的理与韵的课程讲解令我受益颇深。通过学习,我感觉到了自身的提高,明白了课程合情合理以及课程可品可赏的重要性。此次的培训,使自己的理论基础,道德水准,业务修养等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本职工作的能力和信心。本次课程培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收获:一、通过活动,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使我清楚的体会到要不断的加强素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二、是要不断的强化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指的要站在全局的立场考虑问题,加强沟通与协调,熟悉工作方法,要学会沟通与协调。三、作为教师应做到爱岗敬业,坚守道心,勇于创新,孜孜不倦的投入才能熬出精品的课程来。

国际商学院张晓文:把握细节才能促进整体

在破冰活动中,起队名,写队旗,以及整体的完成进度需要把每个小环节的细节把握到位,才能促进整体进程的更好完成。在沙滩排球和组队套环的活动中,要想让整体的进程快,需要每个队员的积极配合和大家之间的默契,这些活动和游戏的胜利都是对于细节的把控。

在平时的上课和备课过程中,细节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第一场讲座学习了如何设计教学导的课程,针对概念型、技能型和态度型的知识,如何设计、如何引导以及如何教学都有多层次的阐释。第二堂讲座学习了精品课程的建设,刘教授从四个方面阐释了精品的含义和如何做精品,以及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的初心和使命。要想成就应该注重细节,从细节进行把控来成就更好的自己,并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

工学院董玉春:善始善终,打造自己的特色教学

为期三天的课程培训已接近尾声,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来讲,这次培训使我收获颇多。在培训中被周教授和刘教授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深深地吸引,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了如何建设精品课程的基本思路,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的把握知识点,把握教学口径,如何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机械的课程内容从根本上说是比较枯燥,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枯燥的知识讲“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案例教学这种方式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把学生进行分组,比如给学生一个案例,首先让学生自己分析,课前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去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学生进行讨论,最后老师再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这种教学方式,在我的课堂应用了几回,效果非常好,这样对学生的能力煅炼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次培训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知识的有限,能力的不足,这次学习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一定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我,锤炼自我,学习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张铭越:“熬”是一种享受

在“课程建设的‘理’与‘韵’”的讲座中,刘春凤教授讲到教学成功的三大特点,分别是平台、团队、课程。其中讲到课程部分时,刘老师提到,“成功是熬出来的,速成的含金量是小的”。刘老师讲课从来都是自己制作PPT,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刘老师告诉我们“我喜欢用我自己的PPT,讲自己的心”。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下,老师们的工作量和工作任务也不容小觑。但是,如果投机取巧,直接用现成的东西课件来讲课,确实能够省很多的事情,但是那种感受,像是在用自己的嘴讲别人的话,不舒服也不熟练,即使熟练我也没有什么成就感。相反,如果耐下心来,把自己的课一帧一帧打造好,然后自己讲出来的,教授给学生们的东西,就是从内到外,从灵魂到肉体都是自己的。并且有很大的成就感,而且也可以在每一次打磨的基础上,思考改进,是一步步进步的台阶,对自己的成长也是有很大的意义。当然,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打造,既然选择做一个求成长求发展的人,那么这种“熬”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自己选择的。

最后,刘老师提到,“潜意识痛苦于自己的职业,就是难耐挣扎,而热爱自己的职业,你就像生活在天堂,幸福快乐。”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体会慢慢改变。

建筑学院田韵:将课堂教学视为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

刘春凤教授是华北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讲述打磨课堂教学时,使用了大量的数学教学案例,如:极限思想、函数的研究等。四组组员为建筑学院教师,其中一部分为数学教研室教师,在中场休息时间四组成员展开了激烈讨论,讨论并记录了刘春凤教授所讲到的数学案例,从中吸取精华,将来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

休息期间,我组组员班颖老师接受了学校采访,当采访老师问到“讲座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的时候,班颖老师说,从两天的讲座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位教授所讲到的案例教学,本身高等数学课堂内容抽象,因此学生听起来枯燥难懂,而两位教授所提供的案例与方法,恰恰是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关键。回去一定多搜集教学案例、多读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将更多更好的案例融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在案例中体会数学精神,感受数学之魂。

思政教研部潘润杰:爱岗敬业传道授业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学校的组织和大力支持下,我感到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来到秦皇岛学习培训。

资深教学设计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周付安老师风趣幽默,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多组生活中常见的教学设计实例,并且多次与我们互动,指导我们参与教学活动,使我们在练习中体验、理解经典教学设计模型的逻辑和技巧,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周老师的“五星教学法”,包括“聚焦问题—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新知—融会贯通”五个方面,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有意义的事情,善于用旧知来理解新知,在观察和模拟中求证新知,不断练习应用新知,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总结来说就是变单向传递为双向传递,变一般信息为细节刻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变浅层次学习为深层次学习。“五星教学原理”尽管原理本身非常简单,但其背后的底层逻辑却非常扎实,它汲取了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重要观点,能切实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实践,课后周老师一一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帮助我们解决了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作为一名新教师,非常感谢学校的组织和大力支持,让我能够有这次暑期开拓视野、学习充电的机会,收获满满新学期新征程,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将知行合一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以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守好自己的三尺讲台,立德树人,敬业奉献,传道授业,运用所学方法讲好中国故事,用自己的一颗赤诚初心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传媒学院李颖:着眼教师发展,共同交流进步

作为一名新教师,接受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此次参与新教师培训,我感到很荣幸。

专家指导使我思想变化很大。在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作为一个普通的化学教师,我们平时思考的太少!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地并不多,更勿论着眼于教育的发展远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这方面实在太欠缺了!

自身素质方面不断提高。通过学习,自身素质方面不断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平时教学中的困惑得到有效的解决,加强了认识和理解。其他方面也有很大收获,如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即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手阶段、专家阶段。分析自己情况,应该属于“胜任阶段”,或是由“胜任阶段”向“熟手阶段”的过渡过程。

同行交流,共同成长。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数学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学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

最后,通过学习使我对一堂课的重新思考、一个知识点呈现方式的灵活多变也比以前思考得更深刻、更透彻些了。但我认为,要把国培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实践和沉淀。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基层老师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传媒学院张艳:抓好课程团队建设,热情教育学生

刘教授从建设课程团队、打磨课堂教学、积累课程资源、培育教育成果四方面分别阐述了建设一流课程、一流学科的建设措施。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历经时间与实力的考验。

建设课程团队要以名师为领军,组建课程建设团队;利用好平台,打造人才培养空间。打磨课堂教学要把握课堂的节奏、韵律和意境,做到“心有教谱,手有节奏”,“胸有境界,足有格点”;让问题变得简单,让简单变得直观,让直观变得深远,通俗易懂的让学生理解知识,学到东西。积累课程资源要积累自己的、适合校情的课程资源,构建平台,建立资源库,做到“自己设计、团队合作,作以致用”。培育教育成果应做到善始善终,善成善做,队伍是关键,内容是核心,资源是载体,平台是保障。建设一流是团队的目标,是团队的责任,是每一个人都应为之努力的结果,也是每一步都扎实的回报。

刘教授的讲座中最触动我的点就是,她曾经以为十年就可以做到,没想到竟用了更久,持之以恒的劲头让我深感佩服。这也启示了我们,做事情要脚踏实地,进步也是一点一滴的付出换来的。另外,做老师要讲究情怀,热爱铸就情怀,情怀保证质量,教书育人,以德育人,是情怀,是责任。

最后,我将把我的收获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认真教学,感悟教学,进步教学,把我所有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以滋润每一位同学的心田。

责任编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16 1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