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教故事丨张娟:跳出舒适圈,遇见更好的自己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18 14:17

点击量:

本网讯(生命与健康学院 贾然)2021年,燕郊的春天,一如往常一样,充满了生机,我的职业生涯也在这一片春光中迸发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跳出舒适圈

我的四十岁,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二个宝宝,他的到来让我对眼下四平八稳的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思考——是继续待在舒适圈里等待我的护士生涯即将从巅峰走向低谷,还是另觅他路寻找自己的下一个高光时刻?经过一番考虑,我决定选择后者。

机缘巧合之下,我看到了燕京理工学院的招聘启事,抱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教师职业的崇敬,我走进了这所向往已久的学校。至此,我结束了自己二十多年的护士职业生涯,勇敢地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挑战自我,为我的两个孩子做更好的表率,让我的职业生命继续延伸且更加精彩。

成长的阵痛

虽然事先预计到职业的改变和身份的转换对我来说并不容易,但我没想到会这么不容易。

其实,我对燕京理工学院并不陌生。2019年,我受原工作单位的指派,曾在这里给2017、2018级的学生们教授护理管理学,在那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用尽全身力气、想尽一切办法把我二十多年的专业知识传授给他们。而且,当我看着那些即将迈入社会的学生们时,我忍不住把自己对人、对事、对职业、对社会的看法与他们分享,让他们从思想上提前步入社会。或许是看到了我的专业素养,或许是感受到了我的拳拳爱意,或许是聆听到了课本以外的社会知识,学生们与我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师生情谊,而学院在学期末进行教师调研的时候,竟然评选我为学院的“最美教师”!

就是带着这份荣誉,我信心十足地走进了这所温暖的学校。然而,只有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之后,我才知道认知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大学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担负起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个行业中坚力量的重任。而我,虽具备二十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却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尤其是在理论课上,当我敏锐地察觉到一位学生的目光从一开始的企盼渴求到后来的黯淡无光时,我知道,作为一个老师,我没有给予他想要的答案。

那位学生的目光,刺痛了我,也警醒了我,他让我明白,这就是跳出舒适圈的代价,这也是成长过程中的阵痛,他还让我知道,即使以前得到过“最美教师”的称号,可是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之间,依然是有差距的,而我必须正视问题,迅速成长,做更好的自己!

成为更好的自己

除了教研室和实验室工作,我强迫自己把一切空余时间利用起来进行学习,从而来提高我的教学能力。

课堂,任何时候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只有让他们亲自参与、亲身体验,才会有更深刻的记忆和体验效果。我最大的优势就是二十多年的工作实践,因此,我利用这个优势,让我的翻转课堂更有特色、更有实效,我在实训课中鼓励学生进行备课、讲课和演示,我从旁进行辅助。这样的课堂,教师的工作量看起来好像减少了,其实不然,课下的准备工作要更充分、更扎实,因为我不仅要备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以及课堂上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纵然辛苦,可我看到学生们的收获更多,他们眼中的光又逐渐亮起来时,我觉得,这一切,值得!

当然,我也知道自己的短板是理论知识基础不扎实,因此,我开始大量阅读专业书籍,通过网络课堂进行观摩和学习,通过比较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

当我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努力之时,我做兼职教师期间带过的那帮孩子也要毕业了。在毕业典礼上,我看到了他们的青春有为、积极向上和努力拼搏,也看到了他们即将步入社会的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和胸有成竹。我向他们表示祝贺,也表达我的谢意——正是因为他们的信任,我才勇敢地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正是因为他们的青春洋溢,让我在不惑之年仍然斗志昂扬;正是因为他们的赞赏,让我知道除了教学,一个人的自律、自强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我向学生表达谢意的时候,学生们告诉我,是我让他们知道,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从来不是现实的残酷,而是裹足不前的踟蹰;是我让他们知道,只要努力,人生就有无数种可能;是我让他们知道,在压力陡增的社会上仍有无数的温暖与呵护……

人就是这样,一路成长一路收获,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成长与收获是双向奔赴的。在步入中年之际选择重新成长之时,我遇到了可爱的学生,可敬的同事,也遇到了更好的自己,我相信,这就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大的魅力!

责任编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16 15: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