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系列风采展示(1)
发布时间:2021-09-15 08:39
点击量:

团队名称:会计学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杨良、王燕祥、武玲玲、苏洪琳、张海凤、闫博、翟会颖、刘宏伟、蔡璐、李昆遥
获得荣誉:2021年被评选为优秀科研团队,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有《成本会计》、《税法》,被评为校级一流课程的有《审计学》、《税法》、《企业会计综合实训》、《CPA财务成本管理》;2019年会计学专业成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6年荣获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审核《民办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文章,被评为一等奖。
团队介绍:
会计学优秀教学团队由十人组成,以学科带头人为引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力量,团队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实务经验,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科研和实务等方面的指导,力争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教学与学术研究水平的教学团队。
该教学团队有共同目标,建立了保障性的资源。团队建设与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相结合。会计学教学团队的发展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载体,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围绕特色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构建了“理论课程+实践环节”一体化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建设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近三年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包括论文20余篇 、教材2部 、课题7项等。
在教师队伍的整体构架建设中,坚持立足于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特点,主要抓“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团队计划今后不断推进各种层面的教学改革;立足国际视野,反映前沿理论与实务;深化“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团队名称: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张欣蕾、张雷、杨安怀、赵卫锋、罗智霞、廉国恩
获得荣誉:河北省优秀教师(廉国恩)、廊坊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廉国恩)、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指导教师、学科竞赛优秀工作者、线上优秀课程、微课比赛三等奖等。
团队介绍: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团队具有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好、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理想等特征,体现了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整体优势。本团队由6位教学科研人员组成,团队中3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学历层次高。团队的职称结构较为理想,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具有职业资格证或有企业工作经验的5人。团队中年龄结构呈老中青特征,年龄结构合理。
团队聚焦于西方经济学课程,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近五年团队成员主持和参加国家级课题3项,省市级课题12项,校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25篇,出版教材2部,获得国家级奖项1项,市级以上奖项3项,校级奖励10项。
团队重点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采用了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如蓝墨云班课、学习通等,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团队将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团队名称:高等数学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牛玉玲、陈凡红、邵泽军、刘利欣、吕晓娜、吴文英、聂廷芳、何云
获得荣誉:2021年燕京理工学院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团队介绍:
高等数学教学团队隶属数学教研室,团队成员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都比较合理,整体素质良好,团队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建立了良好的氛围。
目前现开设课程21门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数学模型、高等数学基础、经济数学基础等。团队教师定期集体备课,每周讨论教学进度及难度,交流学生学习状况,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团队实行导师制,每一名新教师都安排有经验的教师辅导帮助他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情况及各项事务。在科研方面积极申报学校各项课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团队每年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通过竞赛促进学生认识到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该团队有两个关联社团,数学竞赛社团及数学建模社团,设指导教师各一名,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解答疑问,促进学生学习。团队积极与兄弟院校交流学习,与华科,华北理工,燕山大学,河北工业等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团队名称: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蔡靖、冯献起、孙双月、尹建波、刘艳霞、张锐、孙忠军、余德才、张公正、李孟然、刘慧子、贾晨霞、武鸿、林伟(兼职)、朱久娟(兼职)
获得荣誉:集团优秀教师、北方国际大学联盟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校级十佳教师、校级优秀教师、校级教学贡献奖等。
团队介绍: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团队共有教师15名,其中具有正高3人(含二级教授1人)、副高5人、中级1人,初级4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6人(1人在读),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专业与年龄结构合理、学科背景丰富、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群体。本团队一直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为优秀的“双师双能型”队伍,成员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工程背景,具有教授级高工、高工等专业技术职务和化工工程师、高级环境监测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在教学实践上,团队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实践改革,积极推进高校数字化建设,形成了以实践带动教学、以竞赛带动教学的新教学模式,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先后获得“校级微课大赛三等奖”、“校级优秀教案二等奖”、“校级优秀教学案例奖”、“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学校升硕工作优秀教研室”等荣誉称号,主持并结题省部级教改项目2项(署名单位均为燕京理工学院),其中1项获省部级一等奖。在科研方面,以科研带动教学、科研反哺教学。成员获得校级优秀科研先进个人奖,发表SCI高水平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篇,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各1项(署名单位均为燕京理工学院)。

团队名称:制药工程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林贝、刘军凯、刘雪凌、张锐、牛丽红、周莉莉、于翠、毕春燕、陈畅、熊南燕、黄新平、亢娜
获得荣誉:2020年廊坊市“最受关注科技工作者”称号、校级优秀科研团队、校级优秀科研个人、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团队介绍:
团队是以燕京理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建设平台,以学科为依托,以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建。本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兼职教授、行业专家的“传帮带”作用,聘请高校教授及行业专家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由教研室指定副教授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作为新引进年轻教师的指导老师。以“联合教学”的方式实现教学上的传帮带,即在课堂上听课、参与互动、合作授课等形式联合教学。在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已采用的“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加大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力度,使各专业课程都能达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水平。
本团队多数成员具有企业实践经历,团队部分成员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并获得证书。教学团队成员在近五年内参与各级教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2项,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挑战杯等竞赛并获奖。

团队名称:大数据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邵兰洁,陈炜,韩晓萌,吕敏,周雪,刘艳,赵暄,母俐丽,郭连颇,沈志远
获得荣誉:燕京理工学院产学研协同育人先进团队。
团队介绍:
教学团队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高层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建设一支全面落实我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政治素质硬、业务素质强的优秀团队。团队以学院大数据技术实验中心平台为依托,以培养服务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大数据处理、挖掘分析、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专业特色,加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本团队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已完成2门课程的课程建设,出版教材和专著16本,其中十四五规划教材2本,发表核心论文5篇,主持项目十余项。为团队后续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