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院李坤泽同学发明“单分子膜测定仪”,获国家专利
发布时间:2022-04-14 11:32
点击量:
本网讯(工学院 武明禹)从好奇到抵达,从构想到设计,历经失败挫折,但也得到荣誉与进步。日前,就读于我校工学院制药工程1901班的李坤泽,获批“单分子膜测定仪”发明专利。
专利证书
灵感:能为天下先
在提及设计“单分子膜测定仪”的初衷,因为个人兴趣和家庭原因,使得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去参加各种国际上的科研科技活动,在两三年前的一场科技讲座上,他被一个关于分子材料的讲座吸引。“我那时暗自下定决心,想要在科学技术上尽力发展自己,为国家科研技术研发做出贡献。”
大二那年,他发现目前国家在单分子膜分析仪上的技术和市场空缺,在国家发改委大力倡导高新技术及新型材料研制的背景下,李坤泽便想着从零做起,开始朝着这个目标探索。
为解决在自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他专门找来知网和维普的论文进行研读,参加各种材料与表面会议进行系统学习,最终完成了初步的设计。
之后,他又拿着设计图联系到北京哈科试验仪器公司,并在学校创建了研究团队,经过反复修改、组装,2020年初,一款新型的单分子膜分析仪诞生了。这台分析仪可以形成一种可铺散物质的单分子膜,通过对这种单分子膜的研究,从而研发新型膜材料。
2021年4月,李坤泽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了“一种单分子膜测定仪 ”发明专利申请书。经过实审,最终在10月份,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授予其专利权。
前进:乘千里风,破万里浪
大学期间,李坤泽热衷于参加各种大学生学科竞赛,从“挑战杯”到“创青春”再到最近夺得铜奖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他一直在竞赛的道路上汲取着营养。在备赛过程中,他了解到自己的商业计划书存在着不足。在修改的过程里,他结合所学的知识,在原有仪器基础上推敲出了一种新型的仪器结构,并用这个成果申请了专利。
坚持:好奇是最强能源
对科学技术旺盛的好奇心,是他坚持研发的关键因素。“我坚持的理由很简单,想在有限的大学时光里,学更多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承担责任,回馈父母、老师对我的教诲和付出。”研发过程中,李坤泽的辅导员张海霞在关键时刻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使得发明得以成功申报。
未来:无限可能的星辰
在李坤泽看来,成绩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认可,同时也是自己出国或者考研工作的路上提供一定的优势。在未来,李坤泽考虑出国深造,值得一提的是,李泽坤是燕京理工学院本硕直通国际班的一员,正在借助学校的资源和优势努力打造和包装自己,提升英语水平,争取在毕业前拿到国外名校的off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