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戛纳 | 传媒学院师生作品角逐短片“金棕榈”
发布时间:2022-05-26 14:26
点击量:
本网讯(传媒学院 张立言)5月17日,第75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法国戛纳正式开幕,我校传媒学院老师、戛纳获奖编剧李少华(笔名:萧子木华),18级播音专业单博琛同学担任配音的短片《海边升起一座悬崖》入围戛纳短片竞赛单元,角逐今年的短片“金棕榈”。

《海边升起一座悬崖》

《延边少年》
继2018年编剧的《延边少年》入围并获得短片主竞赛特别提及奖之后,这是李少华老师再度入围戛纳短片主竞赛,他也成为中国第一个、至今也是唯一一个两度入围戛纳短片主竞赛的编剧。
戛纳电影节(Festival de Cannes Official Selection)于1946年首度举办于法国南部城市戛纳,作为国际性影展及电影奖,它是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的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也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类电影节。本届戛纳电影节将于5月28日闭幕,届时将从入围的9部作品中国产生短片“金棕榈”。
作为一部讲述中国故事的电影,《海边升起一座悬崖》在科幻虚构的背景设定下,谋求“地气/本土化”的支撑和抓手,并在反复打磨剧本的过程中,编剧李老师梳理出了一条既可供素人演员呈现、同时又兼具戛纳基因的叙事线索。
短片讲述了陨石撞击地球引发海底火山喷发,江边城市随时有被海水倒灌的风险,人们纷纷逃离。未成年女孩临行前决定跟好友告别,却意外跟小镇上的人们相遇,随之,这座城市在记忆里的样子渐渐清晰起来。
“戛纳的再度入围,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动力,即坚持用这样的电影创作观念去表达所认知的世界、生活和个体生命。”李少华老师表示,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有着不同的创作思路与方法,但根本上都需要有对生活、对人的深入观察和呈现,尤其艺术电影更需要去触及人们个体内心和折射的群体共性的主题。

李少华老师
李老师也希望借此鼓励更多的年轻创作者,要耐得住创作过程中的孤独和不断袭来的诱惑,积极去拓展自己的电影视野,注重对人与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大胆地去创作,并借助专业化、国际化的平台展示自己,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