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有声丨门纪宇:“美育润心”繁荣新时代校园文化——创作符合时代需求的原创主题作品
发布时间:2022-12-16 13:11
点击量:
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内涵式发展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基础,唯有不断给精神“补钙” 为思想“提神”,将新思想力量转变为实践力量,美丽中国方能在新时代征程上实现新作为。新时代高校“以美立德”除了需要运用教育教学工作者自身的“美”,还需要发现青年学生独特的美,在德与美教育中架起理解、尊重、包容的“桥梁”。数字经济、信息科技的发展,促使青年学生学习、成长空间与美育联系更加紧密,突破了传统美育的空间隔阂、技术限制。与此同时,新的科技文明也在不断拓展美育的边界,这些都呼唤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恪守正道,敢于探索新的思想和发展方向,不断激发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进行浸润式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

环境与健康学院党总支书记 门纪宇
东汉“建安七子”徐干在其代表性论著《中论》中写道:“美育群材,其犹人之于艺乎?”这是“美育”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最早记载。与西方古典美学相比较,于千年文明中诞生的美育文化,大多表现为人生美学,强调美对人格养成、人格理想和人格崇尚的不可或缺的功用。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美育代替宗教”思想,开启了中国近代影响力巨大的美育浪潮。现代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提出“人心若是要求净化,需先进行人生美化”的名言。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感教育、心灵教育、精神教育,对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校园文艺创作不仅反映了师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能力,更彰显着新时代青年的价值导向和视野格局。由师生共同创作的原创音乐MV《春暖花开,等你归来》《燕理学子之歌》《起来吧,美丽中国》三部作品,探索形成了新时代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新模式,推动了校园文化繁荣。作品创作过程是学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生动缩影,诠释了学校依托美育创新开展思政教育的全新理念。
原创音乐MV《春暖花开,等你归来》,创作于2020年初,歌曲旋律优美、深情无限,唱出了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的无私无畏,唱出了家人的思念牵挂,唱出了人民群众对白衣天使的敬意祝福,也唱出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和必胜决心。先后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中国大学生在线、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等三十余家媒体及公众号进行了连载,该视频微博点击量达到百万次、公众号浏览量三十余万次,大量网友积极进行留言并转发,产生强烈社会反响。
原创音乐MV《燕理学子之歌》,创作于燕京理工学院十五周年校庆之际,寓意“十五载育人,桃李满园吐芬芳;创百年名校,凝心汇智再起航”。该作品厚植了广大学子爱国、爱校情怀,已逐渐融入到学校多项大型活动中,如:开学典礼、迎新生晚会、校园歌手大赛等。歌词及旋律无论是对在校生还是已奔向五湖四海的校友们都是满满的母校情怀和深深的留念。
原创音乐MV《起来吧,美丽中国》,歌曲创作于2021年,视频MV制作于2022年,该作品音乐运用进行曲曲式结构,铿锵有力,易于传唱,让师生在歌声中体会新时代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该作品入选教育部2022高校原创文化精品项目推荐名单,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原创精品档案》。目前,该作品在学校党委组织的“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活动中使用,并积极参加2022年“五个一”精品创作大赛。
疫情期间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创作美育作品《爱的钢琴曲》,目前全网点击量已破一亿次,明星祖峰、欧阳娜娜、陈飞宇、朱亚文、刘芳菲、孙悦等与学生共同录制有声共读“为你读诗”,加强了学生美育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
美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可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所以,创作符合时代需求的原创主题作品,是繁荣新时代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