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堂课|智能工程学院:为新生领航,为未来赋能
发布时间:2023-03-14 09:35
点击量:
本网讯(智能工程学院 李雨萌)3月4日-13日,智能工程学院特邀北京工业大学高国华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王国权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张晓宇教授为各专业新生开讲名师一堂课。智能工程学院院院长李秋生、各专业负责人、相关教师与辅导员老师及2022级全体学生参加此次讲座。

讲座现场
“智”不可挡,“造”就未来
高国华教授是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还担任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和北京市长城学者,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机械设计》和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创新方法理论及应用》的主讲教师。作为负责人,他承担了3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等课题,并发表了50余篇学术论文,申请获批100余项发明专利。他曾获得北京市科技奖三等奖、中国机械工业协会二等奖和三等奖。

高国华教授为学生授课
高国华教授主研项目包括在机器人技术及工程应用方向,围绕机器人机构学、智能感知与控制、机器视觉等技术,在特种机器人装备、现代设施农业智能作业机器人等领域,部分成果实现了工程实际应用及产业推广。
本次讲座中,高国华教授首先以德国工业化兴起的角度切入主题,着重介绍了从机械制造时代到电气化生产时代,再到机器人时代的发展历程。他指出,制造业的兴起,特别是智能制造发展为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后高教授又重点介绍了智能制造本质发展:由传统制造业升级为智能制造。
高教授强调,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迅速,离不开专业人才。他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提高专业认知,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互联架构理想,共享创造生活
王国权教授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杰出教授。他的研究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静态障碍物多信息融合感知技术研究、履带起重机臂架应力测量不确定度研究以及民用机场无人驾驶备虚拟场景检测系统研究等。

王国权教授为学生授课
在讲座中,王教授以汽车产业的发展史为切入点,全面介绍了汽车行业的演变历程,从汽车的诞生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了汽车行业的进化历程。他指出,汽车行业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并加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王教授鼓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强创新能力,以便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科技解放人类,智慧促进生产
张晓宇教授是一位卓越的学者,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生导师的职称。他在2018年至2019年期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IEEE高级会员和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主要的研究方向涉及智能控制、非线性控制和复杂系统控制。

张晓宇教授为学生授课
在讲座中,张晓宇教授首先从机器人的角度入手,介绍了机器人的历史、分类、组成和技术。他强调机器人不仅在帮助人类完成工作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在与人类比赛方面也有巨大的进步。这突显出机器人专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他向学生们介绍了自动化概论,他指出,自动化的核心是自动控制,并解释了自动化专业的起源和未来发展理念。他还强调自动化专业对我国现代化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并认为自动化专业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他鼓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讲座结束后,智能工程学院的院长李秋生强调现代高新制造产业的发展需要工科专业人才,这是社会的刚性需求。李院长希望同学们在燕京理工学院学习期间能够掌握劳动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三位教授的精彩讲解使得同学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并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同学们纷纷表示,他们将制定好自己的大学生活规划,夯实专业基础,将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