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有声丨董为:以身作则,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发布时间:2023-09-14 15:24
点击量:
本网讯(体育学院 蒋静文)董为,男,汉族,1982.3.13,中共党员,体育硕士。200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4年硕士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2006年来到燕京理工学院参加工作,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公共体育课程和社会体育课程的教学与训练工作。曾担任公共体育课程群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现担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负责人,主要教授田径、羽毛球、篮球等课程。多次带领学生参加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
在科研成果方面,主持省级课题两项,参与省级课题6项;主持市级课题1项,参与5项;发表省级论文第一作者9篇,第二作者18篇;参加组织编写体育教材1本。

一、政治性的表现

董为老师始终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使命。他深刻理解教育的政治性质,不仅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例如,在社会体育课上,他不仅教授体育技能,还紧密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作为学校的党支部书记,董为以身作则,坚守党的基本路线,引导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他定期组织支部会议,开展党性教育,推动党的政策和决策在学校落地生根。他通过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开展集体学习等方式,引导党员教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增进党性修养,努力做到政治上的坚定和清醒。
董为在本职岗位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中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全面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作为党员,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守纪律等方面都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二、典型性的彰显

董为老师的典型性不仅在于他的工作勤奋,更在于他对学生的深切关怀和引导。他时常将个别谈心融入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和困惑,积极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他常常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学中,董为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他倡导诚实守信、友善互助的原则,通过亲身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他曾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通过亲身经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自2007年起,董为老师主动承担全校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是衡量一所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工作难度主要是测试人数众多,测试项目复杂。在负责测试工作的十几年中,都圆满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各项工作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多次受到了学校的表彰。

董为老师作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负责人,根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专业建设和实际情况,结合社体专业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拓展校企合作,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现学校师资培养、专业设置、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计划制定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实地走访、沟通,与多家单位达成初步校企合作意向,双方将继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深度融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招聘资讯。
三、真实性的生动

董为老师不仅在课堂上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更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他热心助人,乐于分享,经常在学校开展教育讲座,为学生传递知识,解答困惑。他在学术研究方面,多次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社会上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董为老师以其真实的情感打动着每一个学生。他曾在一个班级的毕业典礼上,深情地与每一位学生握手,送上祝福,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师生情深的温暖。他的教育方法不拘一格,因材施教,每位学生都能在他的指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董为老师以其政治性、典型性和真实性,成为学校教师中的佼佼者,也是社会教育事业的杰出代表。他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董为教师的风采不仅是一面闪亮的党旗,更是教育事业中永恒的灯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