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联合新视界数字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学院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研讨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20 16:46

点击量:

本网讯(艺术学院 姬多嘉 马欣雨)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强化优势特色专业,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为企业输送大批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近日,艺术学院与新视界数字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学院于线上、线下组织发起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两场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研讨会,新视界数字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学院代表罗欣到场支持。


研讨会现场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王文娟,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金怡、副教授蔡阳勇,法·法高级女装创始人李文爽,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海军政治部文工团首席服装设计师张珂嘉参加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研讨会。北京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副主任杨玮娣,天津工业大学系主任任成元,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ID设计部负责人杨金超,北京上品创新设计集团市场总监于千贺,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铮,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产业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等相关学校主管教学的校领导、各学院负责人、骨干教师参加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研讨会。

艺术学院沈宏院长致辞中对到场嘉宾表示感谢,并向各位嘉宾介绍了艺术学院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及育人成果,她希望以此为平台,加强交流合作,共同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创新实践路径。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王文娟作专题报告

王文娟教授根据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对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解读。她认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发展首先需要明确专业特色优势,建立高质量的育人体系,将专业特色优势在课程架构中重点突出,优化革新亮点,开设创新设计与实战应用教学课程,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海军政治部文工团首席服装设计师张珂嘉作专题报告

服装设计师张珂嘉先生以民族文化融入服装设计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对于人才培养的建议。他认为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学习,让学生们进行有意义、有价值、有创造性的思考与创作。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ID设计部负责人杨金超作专题报告

杨金超先生从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出发分享了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心得,他认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首先要找到本校的专业特色,在专业核心课程上要勇于尝试创新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以充分考虑并融合当下年轻人感兴趣的热点和内容,增强学生对于产品设计专业学习的兴趣与乐趣。


北京上品创新设计集团市场总监于千贺作专题报告

于千贺先生对我校创新的教学模式表示了高度认可,并表示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校企之间的紧密配合,学校可以进一步将合作企业的项目带入课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紧跟时代发展和企业需求,全面增强学生的行业竞争力,时刻保持专业课程内容的行业引领性和超前性。


北京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副主任杨玮娣作专题报告

杨玮娣教授表达了自己对于产品专业人才培养的看法,她认为,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设计比赛,带动学生参与自主创业项目和设计转化项目,让学生真正了解“作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全流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


天津工业大学系主任任成元作专题报告

任成元教授提出教师要通过核心课程的构建和对外学术交流来追求自身专业教学的深度。任教授认为,产品设计的核心一在做产品功能、结构的创新,二在做视觉效果的升级,其中功能、结构的创新是最能体现产品设计能力、体现设计改变生活的关键,也直接对应着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专业教师要从成果出发,不断精进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将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相结合,从理论中总结从实践中产出,才能将专业教学之路走深走实。


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铮作专题报告

王铮先生表示,专业人才培养在注重学生个人素养及能力的全方位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加强产教融合教学力度,重点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专家分享结束后,各位专业老师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相互讨论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问题。艺术学院郑建楠副院长就专业发展建设的多方面重点、难点提出自己的困惑与想法,并就人才培养架构的改革与完善、课程的设置与革新等与各位专家进行深入沟通。



合影留念

两场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艺术学院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提升,明确了现阶段专业建设工作的重难点,对当下各专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责任编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16 15: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