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理省一流课程介绍丨《机械设计》: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创新性人才
发布时间:2024-04-01 14:26
点击量:
本网讯(智能工程学院 刘彬)《机械设计》是智能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核心课。课程围绕产学研一体化和产教融合的专业特色,结合工程实例开展教学。课程设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机械设计实训等教学环节。通过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发展的新趋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及其他有关技术资料、设计机械装备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机械设计》对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以典型机械传动装置设计和零部件设计为重点,优化课程内容,补充新技术、新成果,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将授课内容与先后次序进行了重构与整合。并创建课程思政案例,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授课内容,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团队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积极开展教学资源建设,选用权威优质教材。《机械设计》整理汇编了模拟试题库、单元测试题、随堂测试题、设计实训项目、教学案例库及各类教学、设计参考资料。重视教学文件的完善与规范,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日历和授课PPT等文件,充分保障教育教学资源的完整、详尽。

形成个性化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助力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机械设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项目教学需要为导向,使基础理论和培养实践能力相结合,将工程案例与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原则、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有机融入项目教学各个环节。依据设计项目需要,合理调整教材内容的章节顺序,补充新知识、新成果,重构教学内容,形成基于项目教学的、完整的机械系统设计的教学内容体系,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设计理念和设计实际机械系统的能力。为解决学生学习机械设计难懂难学的问题,智能工程学院逐步探索出“看—练—盘”交错递进学习训练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动手、主动思考的习惯,强化交叉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机械设计》建立了以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河北省教学名师李秋生为教学团队带头人的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 教学团队共8人,其中骨干教师5人,骨干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讲师各1人、省教学名师2人,连续5年承担《机械设计》等教学任务,年人均教学工作量在200学时以上。 教学团队成员近几年承担教研课题5项,发表教研论文5篇,获省级以上奖励或荣誉7项。由教师指导的学生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13项,省级奖励34项。
《机械设计》拥有机械设计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智能制造、机器人、PLC、3D打印等12个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有校外实习基地36家,同时拥有廊坊市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科普基地、学校重点实验室、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平台。
“机械设计课程团队人员结构合理,水平高,能力强。课程资源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够大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可以充分满足教师学生的需求。”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李秋生表示,《机械设计》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将打造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