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学院教师在首届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赛中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4-12-09 14:11
点击量:
本网讯(环境与健康学院 张子璇)12月5日至8日,首届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虚拟仿真)赛项决赛在上海成功举办,该赛项是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理事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以及中国科协“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培训中心联合主办。作为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白名单赛项,此次比赛吸引了众多院校积极参与,充分彰显了赛事的广泛影响力与参与度。
获奖证书
我校护理学专业护理教研室基础护理学团队(成员包括王建慧、张娟、宫佳宁)和外科护理学团队(成员包括赵彦欣、苏鑫蕊、江帆),在全国49支来自本科、高职院校的强劲对手中,凭借出色的表现,最终荣获二等奖及优秀奖的佳绩。同时,我校还荣获了“优秀组织奖”荣誉。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环境与健康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参赛,并经过教研室深入研讨,最终选拔出三支参赛队伍。在前期精心准备的基础上,我校教师与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130多所院校的350余名选手共同竞技,经过激烈角逐,两支教师队成功晋级决赛。
决赛中,我校参赛队伍充分展示了医学类虚拟仿真混合式教学创新设计的成果。他们线上提交了教学设计方案和混合式教学教案,线下则以现场说课的形式,生动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参赛教师们赛前认真打磨教学设计,反复演练说课内容,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较高的数字素养。
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虚拟仿真)赛项聚焦临床与护理实践的核心技能,旨在通过比赛促进临床思维的培养,提升师生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核心技能、职业素养等职业胜任能力。此次比赛树立了虚拟仿真实训的标杆,为推动医学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颁奖现场
学校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针对医学课堂中存在的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三难问题”,积极鼓励教师探索教育教学数字化的新路径。通过提升教师虚拟仿真技术创新应用意识,推动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加强教学研究与实践,为培养更多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