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理工学院特色专业:法学专业
发布时间:2021-06-19 21:37
点击量:
·专业特色
学法、知法、用法,培养公正、能写、会说、肯干的应用型专业法律人才。
学生将熟练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掌握我国立法和司法的状况以及前沿理论,掌握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了解法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法学界新的理论观点的形成;掌握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的衔接及适用问题;具备较强的运用法律知识和社会知识分析、理解、处理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撰写各种司法文书的书面写作能力;具备法律人严谨、理性的思维方式,善辩、应辩的口头表达能力。
法学专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做生意签订合同要懂合同法;与工作单位发生纠纷要懂劳动法;研究犯罪问题的刑法、如何打官司诉讼法、国家之间关系的国际法等,都是法学的研究范围。学习法学专业,未来可以从事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和法律教育研究等工作。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法律顾问、仲裁员(法律类)及政府部门中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人员。
法学专业是一个以实践操作为本的专业,除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学习外,更要注重实践的操作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养成。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教学由过去的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老三中心论向以“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转变,并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理念。对现行的传统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建立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核心,构建开放式的课程内容结构、开放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开放式的教师工作方式等在内的开放式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我发展。为此,学院鼓励教师采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综合运用专题讲座、录像教学、案例讨论、网上答疑、论文写作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将实践环节纳入理论教学体系,重视问题讨论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本专业在讲授课程之外,为学生开设多门实践性课程,由老师进行必要的课外辅导,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专业前景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熟悉法学知识理论及其法律事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我校法学特色专业的总体建设目标是: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发挥法学专业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力争在“十四五”末期或稍长时间内,把法学专业建设成为河北民办学院一流、全国同类专业中有影响的法学本科生培养基地;以法律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整合各种法律职业培训的社会办学资源,坚持“开放式”办学的新路径,为地方经济、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法律人才。根据学校推动“质量工程”建设步伐,结合法学专业建设的现状,我校法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思路是:在现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和整合多层次办学资源;完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实习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和教风建设;优化学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建设。以法律职业素养训练为导向,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整合各种法律职业培训的社会办学资源,为地方法制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的复合型、应用性法律专业人才。
·师资队伍
杨立新,燕京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法学专业客座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1975年从事司法、法律研究工作,历任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审判员、审判组长,烟台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民事行政检察厅厅长、检察员。
近年来多次到早稻田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东吴大学、铭传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等院校访问讲学。
自1975年开始从事民事审判工作,1980年起研修民商法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侵权行为法、人格权法、债法、物权法和亲属法领域有深入研究,著有《侵权法论》(已出第三版)、《人身权法论》(已出第三版)、《人格权法专论》、《亲属法专论》、《侵权行为法专论》、《合同法专论》、《物权法新概念与新规则》、《大众物权法》、《民法判解研究与适用》(1—8集)、《共有权理论与适用》、《民事裁判方法》、《医疗侵权法律与适用》等专著70余部,主编《物权法》、《债法总则研究》、《侵权责任法原理与案例教程》、《民法案例分析教程》、《类型侵权行为法研究》、《疑难民事纠纷司法对策》(1—14集)等著作、教材7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等报刊杂志发表法学论文500余篇。
寇友靖,男,1970年6月出生,汉族,在职研究生学历。1992年参加工作,1993调入三河法院工作至今,历任经济审判庭副庭长,书记员办公室主任,审判监督庭庭长,李旗庄法庭庭长,燕郊法庭庭长,副院长职务。现任三河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
王志强律师,燕京理工学院特聘教授,北京百瑞律师事务所主任,资深律师。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并获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从事刑事立法工作。1996年创办神州百川律师事务所,2005年与百瑞所合并,担任该所主任。从事律师工作十几年来,在执业过程中代理了许多大案要案,既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非常注意维护国家利益,同时,在律师业中努力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为推进律师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做了大量工作。
王朝勇律师,燕京理工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北京总部投资合伙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2019年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山东大学法学院、京师律师学院、华旭法考讲授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前预测。2020年为最高人民检察院业务专题培训讲授《民间借贷、套路贷、虚假诉讼》。
丛硕律师,北京睿识慧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西城区金融街民间调解协会副会长,《法治中国》“食品安全与法栏目”专家团律师,北京市律师协会产品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委员,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青年之声”维权服务联盟专家团成员,海南大学法学院校友会副会长,2015年度北京市朝阳区优秀共产党员。北京睿识慧律师事务所也荣获“朝阳榜样”殊荣。
·学习生活
法学专业各任课教师还经常组织学生到各法院旁听法庭审判,请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为学生做专题讲座,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利用模拟法庭,开展模拟法庭演练。自2006年以来,文法院共进行上千次次法庭演练,其中包括模拟刑事控辩、民事代理与审判、经济案件审判等。学生们都参与了演练前的资料收集、讨论和法庭旁听。刑法、经济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教师指导模拟法庭演练,并邀请法院法官、执业律师进行点评。在教师和专家指导下,通过模拟法庭演练,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建立“燕京理工学院法律服务中心”作为校内培训基地,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热线电话咨询、现场咨询等方式,培训学生处理案件的基本技巧;通过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强化对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训练。学院还定期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选派优秀教师参与实习的指导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习方法。真正做到了实习前有计划,实习中有检查,实习结束有总结和汇报。通过实习,提高了学生们撰写司法文书、处理诉讼事务的能力。
·就业明星学子
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法律工作。学习成绩优秀者可考取硕士研究生。近几年,法学专业涌现出一些就业明星学子,典型代表有以下几位:
刘东阳,燕京理工学院法学专业2011届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知识产权代理工作,期间担任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法务总监,湖州分公司总经理。2014年创建北京谨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014年创建北京谨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从事商标、著作权的代理业务。2017年获得律师执业资格,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知识产权部主任。2019年收购北京载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取得专利代理资质。
执业期间,代理了众多众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如中国经济时报社“产业头条”商标驳回复审案。北京艾科公司“活动行”商标在先使用不侵权案抗辩案、《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同名作品维权案、“好医生”商标撤销复审案。两“零距离”商标并存驳回复审案,采诗公司“蓝妹”商标对抗培育工作室所主张的《蓝精灵》动画片中“蓝妹妹”角色名称权案。
马晓鹏,燕京理工学院法学专业201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荣获“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称号等荣誉称号。本科毕业后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进行深造,2015年经济法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职于中国证监会湖北监管局,从事资本市场监管工作。
闵杰,燕京理工学院法学专业2013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先后三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六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河北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毕业后考取211工程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攻读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通过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到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工作。
2015年至今,先后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北京市西城区纪委区监委工作,负责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参与查办多起大案要案,参与建设北京市全面从严治党纪律教育基地,该基地是北京市三大教育基地之一,作为项目组骨干成员,负责内容部分并获得各级领导肯定,2019年获得公务员三等功。
田红丽,燕京理工学院法学专业2016届毕业生,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专业排名第一,绩点为3.9,获以下荣誉:两次国家奖学金,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五次校级一等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三好学生”称号、“十佳学习标兵”称号;校级优秀毕业生。本科毕业后进入西北政法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专业排名第二,绩点为3.8,以394分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以下荣誉:二次一等学业奖学金,最高人民法院第五批优秀法律实习生,实训标兵。硕士毕业后考取厦门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孙曜欣,燕京理工学院法学专业2011届毕业生,张家口经济开发人民法院刑庭庭长,在校历任院学生会文艺部部长,学生会副主席,获省优秀毕业生。在校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毕业后通过省四级联考入职张家口经济开发人民法院。先后担任该院审管办科员、政治处副主任、审监庭庭长、副科级审判员、刑庭庭长,审委会委员。该同志在多年审判工作中,多次获得全区“优秀干部”,“全区平安新区建设信访综治维稳工作先进个人”,公务员考核优秀,曾荣获全省法院系统优秀信息员,“双十佳”信息。所撰写论文连续多年获得市、省级二等奖、三等奖,所撰写的《审判体制改革中“法官责任”与“法院责任”的良性互动——以审判长负责制和法院行政管理定位为视角》获得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优秀奖。该同志还曾获得省级演讲比赛三等奖,市级演讲比赛一等奖。
了解文法学院更多专业情况请点击下方超链接
燕京理工学院·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