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理工学院特色专业:英语专业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19 21:43

点击量:

“协同 融合”打造英语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文法学院英语专业成立16年,积淀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众多优秀学子。在此基础上,2014年成立商务英语专业,形成了文法学院英语类专业群协同融合的发展趋势。

“协同”

英语类专业瞄准行业新的人才需求动向,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专业实践教育模式。学院和专业全力推进校企合作,与北京好未来公司旗下励步英语、河北FEV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北京阿尔法(力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协同搭建学生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实习实践。让学生走进企业,身临其境体验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实习实践训练,大大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教师利用暑期进行下企业锻炼,企业派领导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意见建议,承担社会导师角色,通过这些活动深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融合”

将英语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形成专业群融合共同建设,将人才培养融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转型发展的要求。全面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一、专业前景

英语类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学生可从英语翻译、英语教育、商务英语、商务谈判等方面进行择业就业。自2005年以来,目前已有12届毕业生,毕业生人数达1880余人。燕京理工学院英语类专业毕业生英语基本功扎实、工作适应能力强,先后有毕业生在美国大使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m Kolthoom学校、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等单位就职,就业前景良好。

英语专业的考研上线率在2015-2017年期间连续三年在燕京理工学院所有专业中排名第一。我校英语专业平均考研上线率为15%左右,2017年最高上线率达18%。同时,近年来,不断有学生考取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国内综合院校和语言学科知名院校。此外,还有学生考取知名海外院校,如2020年,2016级杨与真同学成功申请到世界排名前10的伦敦大学学院,2021年2017级李鹏展同学成功申请到QS排名第38位的墨尔本大学等。

英语类专业以培养“应用型”的英语人才为培养目标,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英语文化为核心教学内容,首创课堂教学和课外引导相结合的“5651工程”,培养具有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创新和思辨能力的英语人才。主修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口译、英语笔译、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史、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毕业生就业面较广,可在在教育培训、传媒出版、经贸金融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英语教学与培训、涉外接待口笔译、文件翻译与编校、涉外经贸业务、商务英语等工作。

二、师资队伍

(1)总体介

燕京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拥有一支配置合理、富有活力的教学团队,专业骨干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英国杜伦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威诺那州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师资队伍的结构与整体水平良好,教师队伍稳定,形成学术骨干队伍和后备学术带头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专职教师中,获河北省英语教学比赛获奖教师3人,集团、学校、学院等各级优秀教师9人,共有3项教学团队开发的微课在省级比赛中获奖。专业每年组织教师外出进修,交流,提升教学科研能力。

此外,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还专门聘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特聘教授。每年定期来校讲学,与学生亲切互动。

(2)授风采

陈仲利教授:燕京理工学院文法院院长,外语教学专家。曾先后赴美国、英国、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学习、工作、讲学并做高级访问学者,被加拿大TEST学院聘为客座英语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副理事长,2006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负责人,2006年获北京市精品课程负责人称号,2009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称号。

特聘教授:王宁,清华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

特聘教授: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特聘教授:王立非,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商务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3)双师型教师培养

随着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逐步提高,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师资力量的培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师资培养的关键,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文法学院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近年来,教师团队中已有6人已取得翻译二级(CATTI)资格证书,1人已取得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同时,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顶岗实习,提高专业技术素质,近年来先后有8人参加下企业挂职锻炼,任职方向主要为跟本专业相近但不同于本专业的工作,如:行政、培训、外贸行业等。

三、学习生活

在“勤奋努力、执着专注、持之以恒,诚信守时”的十六字文法精神指导下,英语类专业学生刻苦努力,认真勤勉。学风优良,师生关系融洽。专业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交际为主线的“三主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英语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实施课堂教学和课外引导相结合的“5651工程”和阶梯型专业实践体系。

(1)5651工程

5651工程”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针对英语类专业建设所提出的综合性建设构想,5651工程的四个数字分别代表“5个课程模块”,“每周6个一”,力保“5个率”,以及“教师学生1对1”辅导项目。“五个课程模块”是指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所包括的五个模块:通识教育模块、英语专业技能模块、英语专业知识模块、相关专业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每周六个一”是指所有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每周阅读一篇英语小说、诵读一篇英语散文、背诵一首英语诗歌、背诵一句格言警句、看一篇经典英文电影、写一篇英语作文。力保“五个率”,即“专业四八级过关率”、“得奖率”、“考证率”、“考研率”、“就业率”。教师学生“一对一”辅导项目指的是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小组分配一对一导师,帮助学生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学习规划。所有一对一导师均为文法院专职英语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在“5651工程中”,“五个课程模块”重点关注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力保“5个率”对应的是英语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和教学管理的标准;“每周6个一”和“教师学生1对1”侧重于英语类专业人才人文素养的培养。

“5651工程”的提法为文法院长陈仲利教授首创,是基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交际为主线”的“三主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提出的,其根本出发点在于推进教学改革。课题组在对燕京理工学院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5651工程对于英语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指导性的作用。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自2013年以来,积极开展了基于5651工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开展了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英语类专业课内外实践体系和英语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改革,在“五个率”中的“考研率”、学生语言、跨文化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专业考研上线率最高达19%,多次居全校第一,先后有学生考取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更有毕业生考取了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基于“5651工程”的课题研究于2017获批为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于2019年结题。

(2)阶梯型的校内外实践体系

以应用型人才为指导方针,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展开了富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阶梯性的实训体系。在培养方案中将实训课程与学科竞赛进行关联,通过实训课堂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操练及展示的机会,按不同任务难度为学生设计了年级结业实训活动,在每个年级结束时给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实训活动中主要包括一年级的语音实训、二年级的口语实践、三年级的行业模拟实践和文学作品模仿实践等。实践教学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并直接对接各类学科竞赛,近年来,学生在北京市与河北省外语演讲大赛、全国英语阅读大赛、写作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均表现出色。获奖人数逐年上升。基于三年级文学作品模仿实践的成果,学生在我校外语文化节进行了《图兰朵》、《玩偶之家》、《美狄亚》等全英戏剧表演,并在英语辩论、英语配音、英语歌曲等多种活动中展现自己的风采。英语类专业重视学生对外口语实践,尽量多为同学们创造实践机会。学校每年举办多场国际交流活动,邀请海内外知名政治家、各学科专家、艺术家来校访问并讲学。借助学校国际资源的优势,成立了外事接待小组,专门承接学校各项文化交流、访问访谈等活动,主要承接文件翻译、整理,英语口语接待等任务。

随着集团国际化的步伐逐步加快,英语类专业师生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交流活动,在“克拉克夫妇来访”、“马斯金教授来访”、“托尼导演来访”的活动中都有英语专业学生参与接待及提问。在“希腊前总理来访”活动中,英语类专业师生参与了以文法院为主的交流活动,与希腊前总理帕潘德里欧亲密互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志愿者团队还参与了“首届山地联盟论坛”活动,走出校门,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实践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和沟通能力。

英语专业优秀学子杨与真、李丹阳等在校期间参与了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青年论坛、联合国人口基金“一带一路”青年领导力项目、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ICPD25非洲内罗毕峰会等国际会议并发言、参观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优秀学子杨与真,联合国“一带一路”青年领导力论坛形象大使,2020年毕业后被世界名校UCL(伦敦大学学院)录取

优秀学子李丹阳,联合国“一带一路”青年领导力论坛形象大使,2019年在内罗碧参加国际论坛。

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活动


明星学子

英语类专业多年致力于“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立足京津冀”的原则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目前我们已经与燕郊、北京地区的一些地区的单位建立联系,每年定期向单位推荐在校生进行实习,并在学生就业后进行毕业生跟踪,与用人单位积极沟通,不断收集人才市场需求方面的相关信息,为下一步进行合理的培养方案调整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信息。

目前英语专业已培养出12届毕业生,总人数达1800余人。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和河北省其它地区,在全国其它省份也有分布。就业行业分布广泛。毕业生调查反馈结果显示,燕京理工学院毕业生英语基本功扎实、工作适应能力强,先后有毕业生在美国大使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m Kolthoom学校、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后勤党委、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统战部、中国葛洲坝集团、新浪、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青团河北省涿鹿县委、江西服装学院、北京海淀外国语教育集团、好未来教育集团、环球雅思教育集团、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等单位就职,受到用人单位的称赞与肯定。



了解文法学院更多专业情况请点击下方超链接
燕京理工学院·文法学院

责任编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9 18:23:06